浅谈数学学习中影响学困生互动的因素
作者: 刘威摘 要:互动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互动式教学可以实现师生经验共享,促进学生发现自我,形成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互动教学;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95-001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过程。激活、展现、丰富老师学生生命的有机交往过程。本文针对小学基础班教学中影响互动学习的主要因素作一浅析。
一、互动学习的影响首要——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学者G.索洛维契克指出:学习中的恶性循环是,缺乏兴趣的动力,会使学生成绩差一些;往后兴趣更弱,成绩更差;兴趣再度减弱,结果很少用功;兴趣全无,成绩一团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那些学困生来说逐步转变过程中提高兴趣、有一技之长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一些学生对某些学科是喜欢还是厌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工作方法、水平的高低,以及是否让学生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动,易表现自己。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开展有利于学困生展示自己天赋的兴趣小组活动;平时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多展示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学生就能体验到自己的长处,他们就会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然而最初有学习兴趣便会用功学习,取得一点成绩;再提高一点兴趣,便会更下一点工夫,于是成绩更好;兴趣越来越浓,对学习终于达到了着迷的程度。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基础班学生成绩的首要任务。
二、互动学习的影响要因——基础
对于大部分学困生来说,数学的基础越差对数学越失去信心,更不喜欢数学了。作为数学老师来说,应该更比其他科的老师付出百倍的爱心和耐心,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扫清互动学习的障碍,完成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艰巨过程。
近几年,民办幼儿教育,几乎覆盖东海县整个农村。特别是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农村幼儿园78%成为私办园。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幼儿园师资不达标,教学设备简陋,未能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少数的幼儿进入小学以后,仍以玩为主、任性,老师的教导根本听不进去。即使一年级老师费尽心思,也不能改变少数儿童三年幼儿生活形成的不良习惯。这样给小学良好习惯的培养形成一定的难度,致使一年级就会出现学困生。
三、互动学习的影响动力——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学生因基础差,理解能力差,学习本来有许多困难。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迎难而上,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学习效果不堪设想。这时,如果要像优班学生一样,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将会出现这样的课堂:要么像赶集,热闹非凡,纪律一团糟;要么在老师的高压之下,默不作声,眼睛盯着书,心里却想入非非。
四、互动学习的影响延伸——学生迁移能力
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迁移能力极差,理解能力落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大多数学生停留在“依样画葫芦”的水平上,做习题时,他们机械地比划着例题做,稍作变动就不知怎么办,更谈不上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记得在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时,有很多学生不能自主根据已学过的长方形面积进行推导。
五、互动学习的影响灵活性——学习方法
素质教育实施的前提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目前仍是素质教育下的应试教育。管理规范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教师采取的策略仍是面对考试。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少数儿童无所适从,造成学习逐渐跟不上,对小学学习的主要学科产生厌烦心理,逐步造成基础较差。在学困生学习中有的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全无学习的方法。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先教会他们的学习的方法。就要使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认真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仔细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细心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4.努力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5.找准症结,选择有效方法。学困生成绩低下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是因为对旧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系统地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造成知识断层,严重影响了对新知识的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感觉很累,学生感觉痛苦,他们上课战战兢兢,生怕老师关注到他,上课如坐针毯。针对这种情况,我精心研究每一个学困生,找准他们差的症结,利用课余时间,精心为他们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反复练习,使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规律。
总之,课堂教学应努力摒弃那些“形存实亡”、虚假的互动,不遗余力地追求课堂教学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既是新课程所应实现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变革,也是课堂教学能得以真正重构的前提,更是有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根本。充分调动学困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给他们创造机会,就能使他们从自身的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从而逐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困生能真正地得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