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语交际舒展开来
作者: 杨英摘 要: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一定要优化口语交际教学,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口语交际,让口语交际舒展开来。
关键词:口语交际; 重要地位; 舒展开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94-001
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优化口语交际教学,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口语交际,让口语交际舒展开来。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津津乐道”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周围的环境对语言交际活动具有一定的制约功能。因此,要处理好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即交流内容与情境相宜,说话语气与氛围相吻合,这样学生才会“津津乐道”,交际才能顺畅和谐地进行下去。
1.营造说的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每个儿童都有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必须“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孩子的创造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交际氛围,使学生获得身心的解放与自由,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迸发出智慧与创造的火花。因此,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要放下“师道尊严”,做学生的知己与朋友;其次,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走进课堂,以阳光般的笑容感染学生,使学生身心处于愉悦的状态;第三,教师还要有一双慧眼,既要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又要善于洞察学生紧张、畏惧等不良情绪,及时鼓励,使其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乐趣,始终保持旺盛的“表达欲望”。
2.创设说的语境
口语交际是限于特定的交际空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语境,尽量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以高涨的情绪进入口语交际的状态。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中安排的“小小辩论会”、“学习采访”两个口语交际内容就需要教师努力营造交际的氛围。在上“小小辩论会”时,课前可将教室布置成辩论会的场景:黑板上写着硕大的美术字“小小辩论会”,学生课桌椅分排两侧,教师讲桌居中,为主持人的位置。这样的布置会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息:要开辩论会。当学生被现场的布置感染后,教师再以一段热情洋溢的导语,将学生引进辩论的情境。在这种“真实”的现场中,能言善辩的孩子会更为侃侃而谈,沉默寡言的孩子也能抛开羞涩,尽情交流。对于“学习采访”这个话题,不妨让学生直面生活,以真人为范本,以真事为范例,诱发真知灼见,开展真切的交际活动。
3.提供说的信息
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交际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交谈的兴趣。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这个交际内容,教材要求选择一个少数民族,从聚居地区、饮食习惯、民风民俗等方面加以介绍。由于学生的知识面、阅历面较窄,更缺少感性认识,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交际,效果肯定不好。教学中我就利用网络向学生展示各少数民族的相关信息,有文字的,也有图片的,学生对着绚丽多姿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合理地组织语言,很轻松地介绍了自己所了解和喜欢的民族。
可见,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合口语交际的课堂情境,使学生有欲望表达,使其思想感情灵动起来,彼此“碰撞”,激情交际。
二、架设“云梯” 让学生“头头是道”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好多学生面对交流的对象,不是无从说起,无话可说,就是词不达意,东拉西扯,显然是不会说。这就要求教师要紧扣训练内容,精心引导,给予必要的示例,这样做如同为孩子架起一座通往天宫的云梯,让他们有了自己上天的可能,使他们会说、善说,说得“头头是道”。
1.引导说完整的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说话或对话,往往会省去句子中的某些成分,但听者依然能听明白对方表达的意思。受其影响,好多学生在交际中的语言往往是少头无尾,说者不清楚,听者也模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学生说完整的话,要求学生说话时说清“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样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才能让对方听明白,便于顺畅地与人交际。
2.引导说文明的话
新课标指出“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引导学生说文明、健康的话也是口语交际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运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根据人物的身份合理选用人称。若发现学生中出现无聊、不文明的话要及时纠正,让学生感悟说话不但要完整、通顺,而且要蕴含健康向上的精神,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引导说有条理的话
说话要因循一定的思路,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东一句西一句,上句不接下句。教材中有很多口语交际都配有插图,教师应借助这一特殊资源,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再有条理地表达。观察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抑或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学生观察后,再让其按观察的顺序,有条不紊地依序表达,并加以合理的想象。久而久之,学生的说话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4.引导说有深度的话
教学中会发现,学生的语言是支离破碎,泛泛而谈,说不到关键处。如果能从某个角度切入,然后拓展延伸,说的话就有了着眼点,就有了深度。比如教学“我喜欢的一句名言”,开始时学生只是说了两点,而且是套话,其格式一律是:我喜欢的名言是——,因为——,所以我喜欢这句名言。显然,语言出现了搁浅的现象。这时,教师就要往深处引导:这句名言的作者是谁?你是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时间看到的?这句名言对你有什么重大的影响?这样一拓展,学生说的内容就既有了广度又有了深度,语言的质量明显提高。
口语交际课程资源非常广泛,十分丰富,学校、家庭、社会、万事万物,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现成的,也有创设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善于挖掘、捕捉交际资源,积极引导学进行口语交际,使交际的内容更丰富,交际的时间更充裕,让学生“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