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整体优化法提高技工教育服务质量
作者: 邱光摘 要:技工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技能型人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如何培养出大批量的合格技工已经成为各类职业学校关注的重点。本文根据系统科学方法中的整体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来探讨技工教育服务达到整体的最优化需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整体优化法; 教育服务; 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36-001
“制造业中心”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曾是以技能工人为主体,以“技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大量生产方式”。20世纪初,美国利用这一生产方式创造了工业生产的高效性,给美国带来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二战后,一片废墟的日本,在效仿美国引入大量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还结合其在技能工人储备方面的优势进行改良,充分发挥技能工人主观能动性,给日本的制造业带来了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增强国民经济实力过程中,技能型人才存在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我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重知识、轻工匠”“重文凭、轻技能”,使得技能型人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如何提升技工教育服务的质量,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便显得尤为重要。本人认为要重视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技工人才的综合素质,专门培养技工人才的技校就必须用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各科室协同作战,使教育教学达到整体最优化。
第一,分析技校教育教学管理结构的特点,各科室协同作战。
技工教育既不同于中学的普及教育,也不同于高校的学历教育,它是集知识教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职业针对性极强的教育,旨在培养有一定知识构架的面向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一般而言,学校教学分成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品德教育等,分别由教务科、实训科、学生科及团委等承担;学校管理则由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组成。可见,学校整体是由各科室组成的,学校教育服务也就不能脱离各科室的工作。没有各科室的工作成效就没有学校整体教育服务质量。因此,要确保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首先必须抓好各科室工作,使各科室完成自己职能工作,这也正是自然界系统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在某些属性方面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着质的继承性和量的加和性关系的具体体现。
第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树立整体意识。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科学方法最基本原则。处于系统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由部分构成系统整体时,有新质的出现,旧质的突然消失(或被屏蔽),即具备“非加和性”。因此,学校教育服务整体质量并不是各科室工作效果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科室工作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各科室之间在相干或相同作用下,通过系统的结合转换而成。
从学校在学生中进行的“学生对学校意见的调查”结果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比较,我们也发现:单独从各科室日常管理及工作完成情况看,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完成良好。按理,这样的管理完全能造就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一流水准的技能人才。然而,据企业反馈信息,我们培养出的技工在综合素质的总体上与企业要求相去甚远。究其因,就是因为没有充分注重系统的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中的“非加和性原理”的具体运用。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充分理解和运用“非加和性原理”,运用系统科学方法, 使各部门协同进行教育管理,确保管理理念的科学性。
第三,要培养强能技工,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需整体优化。
技工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技能实习训练两大块,培养的是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的技能人才。这种人才既具备企业一线的实操能力,又具备一定的技术改造的潜能。在目前技校由于一体化教员及一体化教学条件的欠缺,都采用教务科负责理论教学,实训科负责技能训练教学,其实二者是技工教学的一个整体,如果二者各行其事,即使两部门本职教学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就可能会出现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教学的知识脱节、断档,甚至理论和实践内容牛头不对马嘴,就没法达到协同作用,甚至把各部门的工作效果“屏蔽”,而导致“1+1<2”效应。
曾经有教育专家指出:只要不是弱智,任何人通过三到十年系统的、科学的培训,都能培养成为行业的专家。而现实却是:我国倡导技工教育数十年,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校也多如牛毛,但我们看到“找一个好钳工比聘一个研究生还难”的尴尬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教学过程的系统化、整体化是关键,在技工教学中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两个重点部门必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教育,要避免管理造成二者脱节、断档,而“屏蔽”部分教学成效,教育服务不能达到整体最优化。
第四,培养高综合素质的技工人才,教育服务必须全面达到整体最优化。
技工教育的最终目标跟其他教育一样,始终是围绕德育这一核心进行的系列教育。正所谓“比文凭更重要的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人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人格的人。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广义人格的人,教育管理各部门就必须借整体优化方法,发扬协同、合作精神。也就是说,各职能部门在充分的确保本职工作完成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能从整体出发,注重与各科室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尽可能多地减少因缺乏整体意识而“屏蔽”部分工作效果,导致“1+1<2”的系统整体效应,使培养出的技工出现或多或少的不足,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
综上所述,整体与部分是自然系统中的一对矛盾,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同时,处于系统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由部分构成完整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突然消失,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在技工教育教学中,同样存在教育服务总体与各科室教育成效之间的“非加和性”关系,只有注重系统科学方法,坚持整体性原则,协同管理,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整体最优化,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