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作者: 邹巧丽摘 要: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而且趣味性少。针对这种现象,作为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怎样才能达到如此之效果呢?笔者从更新观念,以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深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用教学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四个角度阐述此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学方法; 改革; 更新观念; 深研教材; 愉悦的环境; 教学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30-001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少。如果不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而教师若能满怀激情,生动传神的讲解,诱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教学的效果就会好。怎样才能达到如此之效果呢?以下就谈谈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更新观念,以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教育指导思想决定着教学的设计,对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教师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思想。
1.明确政治课教学是为培养“四有”人才打基础的,它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光荣使命。只有从这样的高度认识自已的工作才能教着“今天”想着“明天”,提高教学的积极性。
2.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愉快地获取思维方法。
3.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教师为中心的教法,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创造条件。
二、深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是备课和上课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只有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这也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前提。
三、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只注意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情感的交流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师生这种情感的交流——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预约和谐课堂环境形成的基础。怎样创设预约和谐的课堂环境?
首先,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目光、大方的仪表,会给课堂定下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其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个学生。教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索性新知识的状态,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之中,这正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创设的理想环境。
再次,建设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建设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悦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学生要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集中反映。
四、用教学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以开讲艺术萌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头讲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开讲一般从“情、趣、疑”入手。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
其次,以点拨释疑的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点拨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1借势诱导,引向深入。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般能答出一二,且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应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顺势点拨,诱导其认识走向深入和系统。2夸谬正误,转变认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发生错误认识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使学生信服,且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采用夸谬法,由学生认识导出明显错误的结论,学生就会幡然醒悟,转而寻找正确的认识。3搭阶造梯,指点迷津。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善于在到达认识彼岸的路上筑上阶梯,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动学生思维。对于学生通过思考、老师点拨尚无法真正解决的疑问,可由教师讲解释疑。对于现实性较强,光依靠课堂教学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理解的知识可通过社会调查释疑。
再次,巧设练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粘助学生的心,使他们找到“用武之地”。政治课教学常用的练习设计方法主要有:
1.角色模拟法
是指联系课中的有关知识结合现实问题创设一定的新情境,让学生模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练习法。
2知识竞赛法
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知识竞赛。
3.登台演讲法
教师事先给学生布置好问题,学生可毛遂自荐也可由教师指定在讲台上解答的方法。
4.撰写论文法
通过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将课本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并把认识和体会写成小论文。论文可进行展评让学生从中获益。这种方法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识能力和提高思想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