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者: 李德秀

摘 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用语言吸引学生。2.用鲜明的实验现象激发学习兴趣。3.用生动的故事打动学生。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关键词:化学学习; 兴趣;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12-001

学生化学成绩的好坏,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对化学有没有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呢?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了几点,与同行共勉。

一、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大多数学校,都是把化学课排在下午,冬天还好点,如果是春秋天,这是学生最易发困的时间。如果老师上课再从头到尾一个声调,学生即使不困也被老师说困了。相反,如果老师的讲解、提问、小结等能做到满腔热情,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激情,间或幽默诙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的提高。比如笔者在讲解“纳米材料”时,突然很认真的提问学生:纳米和粳米哪种米焖的干饭好吃?学生开始一愣,马上又大笑,知道老师是在开玩笑。这样不但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对纳米的认识也加深了。再如,做实验时,问学生有什么现象?在总结时我就说:如果用火烧你的屁股,你比橡皮塞跑的还要快。

二、用鲜明的实验现象激发兴趣

化学课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有的优点,就是丰富的实验,鲜明的现象。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兴趣。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对于教师演示实验,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部分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老师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有兴趣,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学生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一听到可以去实验室自己做实验,都会非常兴奋。但为避免学生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老师要让学生事先预习,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实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指出存在的问题,表扬鼓励好的同学。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实验时取得成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浓的食盐水倒入一个杯子中(约占杯子体积的一半),剩余的用水慢慢地注满,然后向杯子里投入一个鸡蛋,要求观察、描述并分析现象。同学们通过交流总结出:a.鸡蛋之所以能够自动“踩水”,说明两种液体有一个暂时的“接口”。b.鸡蛋在杯子里上下沉浮,说明浓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又如,讲授分子基本性质时,选用以下实验:先用浸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花团缠绕在细铁丝上,组装成一株“铁树”,然后准备一只装有浓氨水的烧杯,二者一起被倒扣在一大烧杯中。一会功夫便可观察到,“铁树”慢慢地盛开起美丽的“红花”。通过这种化学实验的视觉美,再加上教师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分析,学生不难得出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等有关分子基本性质的抽象道理。

三、用生动的故事打动学生

化学故事、化学家的发明介绍等,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到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用途与制法时,老师可结合课本16页的彩图,来简单介绍化学家、发明家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1859年,诺贝尔在瑞典开始制造液体炸药硝化甘油。在这种炸药投产后不久的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于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只好在湖面的一条船上进行实验。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并于1867年获得专利。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六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于1876年获得专利,1887年诺贝尔发明了无烟炸药。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逝世。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

通过这则小故事,不但让学生了解了诺贝尔,还让学生明白了,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学习、工作,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成就。通过这些小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听课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但可以在课堂上培养,老师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化学魔术、化学游戏、化学谜语、家庭小实验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当然老师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摸清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以此选取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比如,在学习完第一章时,布置让学生用白醋和生鸡蛋做家庭小实验“鸡蛋沉浮”;学习完第二章时,布置让学生用白醋和纯碱做家庭小实验“二氧化碳灭火”等。通过这些简单的小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

我们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师寨镇铸造厂,加深学生对炼铁、炼钢知识的理解;参观华山镇电镀厂,帮助学生对酸与铁的氧化物的反应和防止铁生锈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参观徐州泥池酒厂,了解淀粉、葡萄糖的转化;参观丰县自来水公司,了解了自来水的一般生产过程和水的净化方法等。我们还组织学生访问了环保局和气象局的专家,了解了丰县地区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情况,以及丰县地区近年来日平均气温变化情况。让学生了解丰县、关心丰县、热爱丰县,潜移默化中学生自觉养成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了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热爱家乡从自己做起的良好信念,从而激发出学生更强大的动力和更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化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