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作者: 鱼赟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0

摘 要:牛顿第三定律是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将研究对象转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牛顿第三定律; 研究对象; 相互作用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32-001

牛顿第三定律不仅揭示两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而且为解决力学问题,转换研究对象提供了理论基础,拓宽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牛顿物理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层次理解

2.1牛顿第三定律中包含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四个特征,三个性质。

四个特征是:①等大;②反向;③共线;④同种性质力。

三个性质是:①相互性,即两者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②异体性,即两者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物体上,这是与一对平衡力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区别。③同时性,即两者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2区别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内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依赖关系 相互依赖,不可单独存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无依赖关系,撤去一个力,另一个可单独存在,只是不再平衡

叠加性 两者的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两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可以是同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1.在日常生活中

例1.日常生活中打鸡蛋时总是用鸡蛋与较硬物体的一条棱相碰,将鸡蛋打碎,而高级厨师在打鸡蛋时,总是用一个鸡蛋去打击另一个鸡蛋,假若两鸡蛋的抗破强度是相同的,以下观点最合理的是: ( )

A.主动打击的鸡蛋更易破

B.被打击的鸡蛋更易破

C.两个鸡蛋一样容易破

D.无法确定哪个鸡蛋更易破

解析:如图1(甲)所示,假设右侧的鸡蛋以一定的速度v向左运动并与另一鸡蛋相碰,则它们间必存在相互作用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左侧鸡蛋而言,它在右侧鸡蛋的打击下受到一个向左的作用力F',若该力大于其抗破强度,就会被击破;而右侧的鸡蛋,由于整体向左运动,受到打击而突然停下时,其中的液体蛋清由于惯性而继续向左运动,给蛋壁一个向左的作用力F1,同时左侧蛋壳还给它一个向右的撞击力F,如图1(乙)所示,由于F和F1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就较小,当合力小于鸡蛋的抗破强度时就完好不碎,故在作用力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应选B答案。

点评:本题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打鸡蛋为背景,考查惯性的概念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2.在生产中

例2.在高空工作时,作业人员站在墙边的高架窄板上,必须面壁站立,而不能背对墙站立,否则在弯腰时很容易从架板上摔下来,这里包含的物理知识是: ( )

A.面向外很容易眼晕,导致恐高症

B.万一摔倒可以扶着墙壁

C.防止弯腰时臀部碰墙,受到墙的反作用力,而向外摔去

D.下面有保护网,这种要求是不必要的

解析:只有C符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物理原理,人在弯腰时,臀迅速后移,很容易对墙产生一个较大作用力,而墙的反作用力使人向外摔去。所以C项对。

点评:本题通过高空建筑的作业人员,考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3.在体育中

例3.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会徽和吉祥物发布仪式于2009年3月24日在上海国际网球中心举行。大家知道蛙泳时双脚向后蹬水,水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则人体受到向前的反作用力,这就是人体获得的推进力。但在自由泳时,下肢是上下打水,为什么却获得向前的推进力呢?

解析:如图2表示人在自由泳时,下肢在某一时刻的动作:右脚向下打水,左脚向上打水。由于双脚与水的作用面是倾斜的,双脚对水的作用力是斜向后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双脚所受水的反作用力P和Q是斜向前的。P的分力为P1和P2,而Q的分力为Q1和Q2,其中P1和Q1都是向前的分力,也就是下肢获得的推进力。

点评:本题围绕游泳比赛项目“自由泳”进行命题,立意新颖,涉及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三定律,正确的分解双脚受到水的作用力是解题的关键。

4.在现代科技中

例4. 2009年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升空情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B、C错误,A项正确;当火箭运载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卫星,卫星也吸引地球,这也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项正确。

点评:此题以我国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立意命题,情景新颖,具有时代气息,考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应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