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作者: 何青

摘 要:凡事都受气氛、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英语学习更是如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三,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外作业。

关键词:情感因素; 氛围; 活动; 和谐; 趣味性

中图分类法: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39-001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当师生关系处于和谐愉悦的状态时,相互支持,步调一致,容易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质量往往较高;反之,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那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亲近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赞美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进展以及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用饱满的热情去赞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心着他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寄予他们的期望。

再次,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格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在学生心中树立地位,一方面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内涵,精湛的教学技艺,另一方面要为人师表。教师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独到的人生感悟,都可以成为学生钦佩仰慕的精神资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1.游戏活动

小学生天性爱玩,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能持久。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的穿插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得。

例如在教动物的单词时,我模仿电视节目进行猜一猜的游戏。给一个同学出示单词,然后他根据这个动物的特征做出一些表演,其他同学来猜。这样同学们在游戏中轻轻松松记住了单词的意思,读音,以及这个动物的特征。

2.歌曲、歌谣

歌曲一般都有优美动听的旋律、轻松欢快的节奏,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上课前唱一首英语歌曲,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让学生欣赏一首动听的英文歌曲,让学生适时休息一下,调节一下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听课效率。在巩固操练中,老师也可结合本课所教内容,编一首简单易唱的chant教给学生,或者选一首熟悉的歌曲,组织学生进行新词替换。例如,牛津小学英语5BUnit3有一首歌Hobbies:“Do you have any hobbies? Yes, I do. Yes, I do. I like taking photos. Oh, me too. Oh, me too.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Yes, I do. Yes, I do. I like growing flowers. Oh, me too. Oh, me too.”可以让学生用其他词组替换黑体字部分,同桌对唱。这样避免了机械朗读的枯燥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3.角色表演.

根据小学生善于模仿、喜欢表演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各种语境,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练习应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对话,这样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例如,5B Unit2 A telephone call 的主要功能项目是“看病”。我布置学生根据本单元内容自己准备一个英语话剧表演。我原以为大多数学生会简单的模仿课文对话,结果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家的表演相当精彩。除了课文中的角色,学生还增加了出租车司机,护士,水果商等角色,并自制了护士帽,电话,钱币等道具,带来了水果和药片。也有别出心裁的用同学来充当公用电话亭,拿同学的手当听筒,非常有趣。除了本单元学过的句型,学生还自己增添了乘出租车,买东西,讨价还价等对话。应该说,这个表演非常成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做到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地自然输入和输出英语,使英语学习声情并茂,其乐融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毋庸置疑,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

但是,大部分老师认为,做练习、做试卷、抄单词、抄课文、背课文才算作业,认为“抄写百遍,其义自现”,而学生们在做这些作业时,毫无乐趣可言,结果很多学生讨厌做作业。我们不妨设计一些新颖的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例如,在三年级,教授家庭成员的单词后,我要求学生用英语列一份自己的家谱,并把家人的名字附上。教授水果、食品、动物,颜色时,我要求学生调查自己的同学、朋友或家人喜欢的水果、食品、动物、颜色等,并完成调查表格。在教授句型之后,我常要求学生用所学句型自编Chant或对话,教师选择比较好的供大家一起欣赏或诵读。这样的作业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本质是为了在生活中进行交流。当然,教师在布置这些作业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则学生会把这些作业当作“玩”,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爱上学习,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不竭的源泉。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爱”,恰恰需要我们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英语,才能在广阔的知识领空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教学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赵莉蓉.谈初中英语和谐教学,《英语教师》杂志社,2009,(2)

[4]张朋炬.英语课情境教学策略研究,《英语教师》杂志社,2009,(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