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 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作者: 薛爱荣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中“探索”、“研究”、“运用”三层次教学,非常适合运用于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探究性学习素质。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环境; 诱思探究教学法;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52-001

中国进入WTO之后,国际贸易方面遭遇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比如跨国公司专利权人联盟知识产权滥用征收我国DVD专利费,欧盟拟定“CR”法案意将温州打火机赶出欧洲市场等等。让我们发现,世界经济竞争实质上已经成为科技人才、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

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提升行动”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探索信息化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机制。

创设优质数字化学习环境,更有利于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协作交流,探究式学习,打造真正意义的信息化教学。

一、中学课堂数字化学习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数字化资源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以及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虚拟课堂使学习不再局限地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里学习,并向终身学习转变。

二、创设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电教人员的首要任务

过去教师上课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的优势。所以作为中学电教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创设优质数字化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

首先,完善学校数字化教学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络和因特网等,使学与教活动能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商学习、虚拟实验、创作实践等。

其次,增加师生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通过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充分利用全球共享的数字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供学生进行学习、评议、分析和讨论。

再次,加强师生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因此要加强师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诸如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工具。

第四,电教人员应参加教育信息化与专业培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三、诱思探究教学中发挥数字化学习的优势

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中提到探究式学习方式由“探索”—“研究”—“运用”三个层次要素组成,使学生在探索情景中观察事物,在研究过程中思维加工,在实际运用中迁移开拓,这非常适合运用于数字化学习环境。在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利用广阔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和探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培养学生主体探究等创新素质。

1.“探索”层次发挥呈现工具的作用

探索在教学心理上表现为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是从观察开始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多样丰富的学习资源能让学生很快且有选择的观察信息。比如在讲“设计的科学性原则”时,让学生从网络中查找正反两方面例子,了解影响桥梁坚固的因素有什么。

2.“研究”层次发挥探究、通讯工具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现成的结论和对结论的正确论证直接传递给学生,而应该诱导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加工改造。

比如在讲“技术的两面性”,让学生带着问题“怎样对待新技术”利用数字化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和友好交互界面的特点,学会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借助NetMeeting、ICQ、Email、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培养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运用”层次发挥创作、评价工具的作用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要联系科学上最新成就的实际,也要联系学生思想情操和实践活动的实际,使认知结构深刻化、灵活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如在“设计与知识产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已经对设计有了认识,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去分析哪些设计属于发明,哪些属于创新,各自应怎样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并从生活中的经济案例中去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然后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运用计算机、视听设备及适当的软件,如电子档案袋对学生的成绩、行为进行记录、分析和评定。

为了培养自主创新的信息化人才,增强探究性学习能力,中学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刻不容缓,这是当代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中学教师转变角色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ISBN 7-224-06775-X/G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