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生”意兴隆

作者: 李如燕

摘 要:教学如同“做生意”,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把教学内容“推销”给学生,如果是强行摊派,学生肯定不乐意接受。唯有迎合“生”意的生意,学生才会满意地接受。而要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唯有让学生事先在品尝知识中品味知识、在挑选知识中挑战知识,之后的课堂就成了学生交流知识经的“生意场”。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意兴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94-001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只凭自己的意想和对学生的估计,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路,让学生心满意足。此时,或许顺学而教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表露自己思想情感的“场地”,让学生在叩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借助自己的理解和能力中预先自行开展学习活动,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在预习之路上留下的“印迹”来设计教学的路径,或许这才是符合学生心意的最佳教学设计。

一、搭好教学的“生意”场

在教学中,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一般采用“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五段式线路。但在学生看来,这未必就是一条最佳学习通道。所以,我们还需要好好研究“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当怎样教”这个划时代的难题。例如,一位教师上习题课时采用了“让学生上台来讲习题”,这就是此种教学的一条“生”路。

上习题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各式各样自认为好的题目,待自己琢磨透了之后,再拿到台上来讲。第一节课我从7位同学提供的题目中遴选出了4道题。那节课的气氛十分热烈,几位“小老师”站在讲台上,有板有眼,讲得头头是道。此时,我并非袖手旁观,而是适时地就每一位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对题目作总结评价。第二节课报名主讲的同学逐渐多了起来,达21人。有的同学报名前已在台下先试讲了一遍。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场所并不是仅限于课堂,课外更是学生准备学习、尝试学习的学堂,而学生在这里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发挥更大的学习能动性。

二、念好教学的“生意”经

1.新授课:让学生课前预习新知,课中展露自己的不足

学生课前预习后的新授课课堂将与传统课堂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不能再故弄玄虚地导入知识,而应该在打探底细中完善知识。那么,学生课前预习后的新授课课堂如何演绎,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做法:

“三习”式课堂教学结构——这种课堂教学新结构由课前探习、课中研习、课后实习三个教学板块组成。

板块一:课前探习——复预结合,夯实旧知,探究新知

学生的课前探习习惯与能力,教师应正视并加以引导,课前可设计一些探习题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自学新知、体悟生活。

板块二:课中研习——研学多练,主动参与,增智培能

因增加了课前的探习活动,所以课中的教学环节相应设置如下:

环节1.找准起点,导人新知。环节2.展开活动,研创新知。环节3.设计算子,运用知识。环节4.理清脉络,整理知识。

板块三:课后实习——实践延伸,兴趣活动,开阔视野

利用课后(校内课外活动或校外社会活动、家庭生活等)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性的实习活动,例如,开展问题解决、调查整理、游戏比赛、实验操作、阅读集训、记录日记、互助互学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增智培能,开阔视野。进而再涉及学生体悟生活、复习旧知、自学新知等下一节新课前的活动,开始新一轮递进式的循环过程。

2.复习课:让学生课前复习旧知,课中暴露自己的不足

复习课要让学生自主,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复习时间,我把复习的大量准备时间放在了课前。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我指导学生着重复习自己在学习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思、所惑。这样,课堂成了学生课前复习情况汇报和交流的场所。这种新型的复习课,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板块:

板块一:课前联络,课中赏析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整理知识,而这一分析、归纳、概括的整理过程,如果用课中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展开,就可能会因内容多、关系杂而导致过多地由教师包办代替。所以,我把这一整理过程提至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来复习和整理已学知识。学生可以边学新知边整理,也可以学完新知再整理。这样,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构思和串联知识网络。

板块二:课前选错,课中露丑

复习课要让学生回顾旧知,理清关系,用整体的系统的眼光来重审知识间的联系。另外,我认为,复习课还应该让学生复习平时在学习中犯过的“错误”。其中,有“账”可查的更多的是练习中的错误,这是学生当时学习的“病历”。有些错误属认知方面的,有些错误则是非认知方面的;有些错误具有典型性,有些错误虽然不是共性问题,但或许对其个人是体会深刻的。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学习中的错误,然后筛选自感值得一提的“病情”,在课中自我剖析,说“病源”,说“病理”,说“药方”……

课中,学生的“露丑”活动,对于自身又是一次反思和巩固的过程,对于别人则又是一次提醒和复习的过程。其中,教师只需把学生未涉及的一些知识重点、难点或注意点进行精讲即可。

板块三:课前编题,课中点将

复习课中的练习,既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的过程,又是智力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些基础知识的基本练习题,如果完全由教师供给,学生又可能产生“炒冷饭”的厌倦感。

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复习内容自编习题或试题,课中可以选择“得意之作”当众点将,让其他学生来解答,然后由这位学生评改;也可以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换自编题,相互“考试”,相互批改,相互评析;教师也可以从中择优加工汇编成单元测试卷组织测试。这种“礼尚往来”的练习形式深受学生欢迎,时间可以延伸至课后。其中,教师只需把学生遗漏的一些知识编成习题进行补充练习,并且根据知识的生长点,编写一些发展性习题或综合性习题进行提高练习。

实践表明:学生自主的复习课,给了学生自主的时空,给了学生自主的权利。只有让复习课“长”出人情味,才能使复习课更迷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