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本”变“大天地”

作者: 岳颖姝

摘 要:语文教师应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从而使“小课本”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大天地”,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拓展教材; 自主学习; 高效

中图分类法: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02-001

现代教育要求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因此,充实教材、开放教材、超越教材已经成为教师课堂的必然选择。借教材之情,抒生之见,咏生之志。语文课本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下面我就教学《拉萨的天空》一课,谈谈我的理解:

一、利用语文教材,把握教材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文章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语文老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引导学生阅读、生情,让“学生之情”与“教材之情”水乳交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如在教学《拉萨的天空》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富有浓郁西藏风情的音乐,让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时候的拉萨天空的图片,通过一问:“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潜移默化地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感知“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拉萨的天空很美”,让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来阅读课文,心灵与文字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碰撞,“课伊始,趣已生”。

二、依教材找联系,拓展知识积累,产生独特体验

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联系性,它是最具灵动性的范本,在教学《拉萨的天空》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找找哪些词语最能概括描述拉萨的天空的特点?然后问: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这和拉萨的日照时间长有很大关系呢,请你用上“因为……所以……”把第一自然段完整地读给大家听。

这种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凭借教材与学生既有的知识积累,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

三、抓住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点,拓宽文本内涵

课中引导学生在读悟交融、语境融合中理解、感悟语言,并联系课内外的知识拓展课文内容,打破了课内与课外的壁垒,活化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习语文的渠道,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如品读“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时,通过朗读感受到拉萨因为海拔高,天空很蓝,离我们很近,好像整个世界都被蓝天包围了。接着出示李白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让学生通过这种通感的感知,在教材内外的知识背景下学语文,开辟了自主学习的途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充分利用教材的语言因素,鼓励学生跳出教材,获取新知识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语言因素,鼓励学生跳出教材,获取新知识。先看《拉萨的天空》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1.(出示天与人近的图片)老师这儿有一幅图,你们看,在拉萨美丽的天空下,许许多多的羊儿在草地上奔跑着,它们好像与天连在了一起,离人多近啊,伸手可摸,怪不得有人说(引读)“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真是太妙了!它妙在哪里?

2.(出示组图)看,有了白云的映衬,拉萨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指导朗读);你看,有了草地的对照,拉萨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导朗读)。

3.出示句式训练:

有了这蓝天,( )显得( );

有了这蓝天,( )显得( );

有了这蓝天,( )显得( )。

4.相机出示布达拉宫图:

有了这蓝天,( )显得( )。

5.(出示图片填空)春天,布达拉宫的上空( );夏天,布达拉宫的上空( );秋天,布达拉宫的上空( );冬天,布达拉宫的上空( )。

6.出示:一年四季中……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指导朗读)

7.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指导朗读)

8.同学们,你们现在心里最想做什么啊?

在此教学环节中,通过集体欣赏图片,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通过交流补充和朗读感知语言,在读中解疑,又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品出味,悟出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并产生共鸣。

五、利用多媒体丰富教材,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当今信息时代,多媒体走进课堂已是大势所趋。多媒体既可以生动逼真地再现教材的内容,又可以对教材内容重新设计组合,也可以把教材相关的资料向学生展示,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创设了机会。所以,当老师把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文本感悟会更加真实、有效。

如课始播放富有浓郁西藏风情的音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情境。让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时候的拉萨天空的图片,并配以诗化的语言加以说明,唤起他们学习的情趣。让学生顿觉“拉萨的天空真蓝、真美”,让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并通过语言来抒发感受。再如课尾,当以各种各样的媒体展示,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当学生理解了课文的语言,也悦纳了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时,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太美了,我要去那儿,我要珍惜保护大自然!”可见多媒体能激活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参与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综合上述可见,语文教师应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效开发语文学习资源,从而使学生在一切需要运用语文的场合中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拓展教材能提高课堂的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小课本”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大天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