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美教育 奠基美丽人生

作者: 张晓舟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美育人”的工作思路,把美育与德育、智育相结合,相渗透,提出了“构建大美教育,奠基美丽人生”的办学口号,把“建大美校园,塑健美师生”作为办学目标,并按照“校园环境美、课堂教学美、师德高尚美、学生品行美、高雅艺术美”的五个部分来具体实践和阐释学校办学理念,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有效开展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

关键词:构建; 美育; 欣赏; 创造; 奠基; 发展

中图分类法: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06-001

一、“大美教育”的概念和理论支持

“美育”的概念早在古代汉末魏初之际,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美育”概念的人,他的“美育”概念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礼乐教化的美育传统和美育观念。

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所谓狭义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即“大美教育”。

大美教育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构建大美教育,奠基美丽人生”办学理念的内涵及实践

1.校园环境美

古人云:养移体,居易气。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我校历来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把它作为整个育人工作体系中的头等工作来抓。整个校园建筑风格为仿园林式建筑风格。红瓦飞檐,立柱长廊,小桥荷塘,石山花架,仿佛让人置身于风景秀丽的江南园林。

学校景色秀丽,环境优雅,小桥流水,荷塘假山,诗情画意,校园里处处是景,可以说是精心设计,景随步移,目前已经行成了素有“八里十景”之称的美景绿化带。每处风景都别具特色,再加上搭配各种植物,一年四季不同,颜色不同,景色不同,感觉不同,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2.课堂教学美

美育中,学生是主体因素,教师是主导因素。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就是挖掘“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科学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课堂教学中,通过美育,学生将他们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达到美化生活,美化心灵的目的。这样既创造了美,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促进了创造。当美丽的课堂授渔人时,我们的学生就会具备了高度的审美能力,对美就有着不懈的追求,引发出创造美的欲望,美育如春风化雨滋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形成高尚的人生境界,受益终生。

3.师德高尚美

教师,为人师表也。教师的一言一行处处时时刻刻都影响熏陶着学生。一流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支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更要有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我校一直坚持名师领路,共同成长的策略。首先要重点培养,通过选苗子、压压力、定计划、助成长、解后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先培养出一个或几个名教师,然后辐射效应,从而共同进步成长。

4.学生品行美

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贪玩,但许多学校迫于对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压力,采取了压抑限制手段,把学生禁锢在教室内,剥夺了孩子课间玩耍的权利。显然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玩。我校坚持“在玩中发展,在玩中成长”的做法。学校积极收集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选择一些安全性高,娱乐性强,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项目在学生中推广普及。通过合理的引导,课间打闹追逐的少了,文明游戏的多了,既锻炼身体,陶冶身心,又合理放松,有助学习。

5.高雅艺术美

一个不懂得欣赏美,不知道追求美的学生,不是一个健全的学生。学校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立足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和技能,坚持面向全体,真正使学校特色变成全体学生的特长。为此学校先后制定研究课题,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创作欲望,在艺术教育内容选材上精挑细选,以传承历史文化为己任。以徐州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为重点,参加了江苏省重点课题——乡土美术教学的研究,承担了“画汉画”、“民间玩具”和“民间剪纸”三个子课题的研究,目前已顺利出书、结题。2007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成就未来——蒲公英行动之中国民间和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究》的课题实验校。2008年—2010年我校积极参与编写由徐州市教研室组织人员编写的徐州乡土美术教材《创意汉化》和《黄河古道——装饰画》的工作,两本教材分别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和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这两本教材依然在我校循环使用。同时我校还自行编写了校本教材一本——《茅村汉画》。科研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既丰富了我校艺术教育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极大地提升了师资水平和学校知名度。

此外我校还积极走出校门,加强交流与学习,多次参加高规格比赛和承办高规格教学展示活动。我校参加了徐州市教研室承办的“民间艺术进课堂”的全省教学展示活动。由我在汉画像石博物馆里利用馆里国家一级文物《迎宾图》拓片,面向来自全省的美术骨干教师执教《汉画像石》一课,使全省13个市的教研员、美术教师和学生代表深深的感受到了徐州汉文化的魅力。

扎实的校本课程、丰富的教育活动、高产的艺术创作、高超的师资队伍,使我校艺术教育硕果颇丰。我们坚信在“大美教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我校一定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成绩更加突出,构建大美教育,奠基美丽人生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徐幹.中论·艺纪

[2]郑培枝.今日教育,2010年第2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