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带托班幼儿走进绘画的世界
作者: 陶晓红摘 要:托班幼儿处于绘画的涂鸦时期,他们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如果我们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的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的话,托班孩子的绘画兴趣肯定会被我们逐渐扼杀掉。既然孩子把绘画当成游戏,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绘画活动作为一种游戏来组织,在其中我们要注意绘画语言、绘画内容、绘画过程、绘画技巧、绘画评价的游戏性。
关键词:绘画; 游戏;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19-001
托班的幼儿处于绘画的涂鸦时期,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不够灵活,画画时随意性比较大,想怎么涂色就怎么涂色,想怎么画线条就怎么画线条,因此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尽情作画,发泄他们的喜怒哀乐。如果我们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的象不象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的话,托班孩子的绘画兴趣肯定会被我们逐渐扼杀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的观点很早就有人提出来过,我想,既然我们的孩子把画画作为游戏,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教画画也作为一种游戏呢?
一、绘画语言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特别是托班的幼儿,他们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游戏化的语言能更快的带幼儿进入画画状态。如我们在每次导入的时候,要以游戏来开场:“今天,小鱼来跟我们一起玩吹泡泡游戏了,看,小鱼吹的泡泡多圆呀,宝宝也能画出这么圆的泡泡来吗?”(练习画圆时的导入)孩子们很快就被教师出示的小鱼和泡泡吸引了,他们在教师游戏性的语言中,很快就把自己当成了小鱼的好朋友,于是会拿起画笔开心地和小鱼一起“吹泡泡”了。托班幼儿年龄小,对绘画工具的介绍我们也带有游戏性:“颜料宝宝”、“蜡笔宝宝”等等称呼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亲切感,从而他们也更愿意去玩工具,同时,我们发现,游戏性的称呼会使得宝宝像对待朋友一样,更好的爱护画具。
二、绘画内容游戏性
托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我们在选择托班绘画活动内容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并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如我们在组织幼儿画短线的时候,我们就设计“下雨啦”、“给小兔喂青草”等内容,练习画长线我们就设计“爷爷的长胡须”、“长长的面条”等内容,在练习画圆的时候我们会设计“小鱼吐泡泡”、“好吃的巧克力豆”等内容,练习涂色就设计“**的新衣服”等内容。总之我们要时刻牢记,对托班孩子来说,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他们所喜欢的,所以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可游戏性。
三、绘画过程游戏性
托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绘画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所以幼儿的绘画过程就是一个游戏,如我们在进行“好吃的巧克力豆”这个活动时,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走到他们中间,在这个小朋友的画纸上“吃”一口,说:“哇,这颗巧克力豆真甜,我喜欢。”在那个小朋友的画纸上闻一闻,说:“哇,这里的巧克力豆真香,我喜欢。”然后还跟孩子商量:“你的巧克力豆装满后,去送给喜洋洋好不好?”孩子们画画的热情高涨。在纸团印画“花园里”这个活动时,活动开始,我带领幼儿听音乐开着汽车去旅行,先去欣赏沿途看到的漂亮的花,然后汽车停在“花园”(布置的矮墙面背景),这时孩子们就在墙面上进行纸团印花,并且一边印一边说:“开花了,开红花了。”整个活动都是在游戏中进行,孩子们对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
四、绘画技巧游戏性
虽然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只是这些绘画技巧不是在我们的说教中学会的,而是幼儿在边画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所以我们要让画画技巧也融入游戏中。如:组织托班画小草,我们先和幼儿玩“小草长出来了“的游戏,我们带领幼儿用身体语言表现小草长出来了的状态,双手在胸前合拢,蹲下,然后一边慢慢站起一边手举过头顶,配合语言“小草长出来了”进行游戏,在多次游戏后,也可玩“风来了,小草歪向这边了”等游戏,这样的游戏中,孩子渐渐掌握画草的时候是从下面往上画的技巧,也会慢慢掌握画斜线。再如幼儿画圆,我们以吹泡泡作为媒介,在练习画圆圆的泡泡前,我们先玩吹泡泡的游戏。教师让幼儿边玩边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画圆的技巧,并学会用三原色画出不同颜色的泡泡,这样既能引导幼儿学习画圆技巧,又能帮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启发幼儿自由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感知色彩的美丽。又比如让幼儿进行一些玩色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桔子后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脚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朋友。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绘画基本技能,而且对绘画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绘画评价游戏性
幼儿作品的评价在美术活动中也很重要,正确的评价幼儿的绘画特点、色彩、线条、比例等画面效果,对幼儿今后的绘画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托班的孩子,直白的评价他们不受用,所以评价也要具有游戏性。如我们在“花园里”活动评价时,以“选景照相”为游戏开展,请宝宝找一处特别漂亮的花丛,我们在花丛中“拍照”留念。宝宝找到他们喜欢的花丛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里,从而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欣赏到小伙伴的作品,并学习他们的长处。只有这样,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才会持之以恒,绘画技能也会逐步提高。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游戏则是激发托班幼儿兴趣的有效途径,就让游戏带着我们的托班幼儿去尽情的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