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 伍卫华

摘要:高三时学习紧张的一年,老师和学生都在努力,如何更好地提高成绩。打时间战、题海战,那就是在打疲劳战,高三要注重效率。如何提高效率?老师分析学生的成绩,提供一种分析方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开展教学。

关键词:教育现状;学生现状;题海战术;成绩分析;“备”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29-001

社会发展进步,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改变,要搞好我们的教学,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现状,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一、学校面临的教育现状

中学教育已从原来的“有书读”转变为“读好书,读好学校”。在高中教育中,这种转变特别的明显。中考成绩出来,各个学校都出来“要”生源,某些重点高中的实验班直接录取把学生挖走。我所在的是一所新升级的“省级示范”的高中,有一定的教学质量,但与老牌的省重点学校还相差很远,全县每年中考前十名几乎全被其它县老牌省重点挖走。在与同行们交流时,了解到全省像我们这样情况的地方很普遍。随着中学生人数的减少,这种情况更在不断加剧。

二、学生的现状和学校的应对措施

当代高中生,独生子女居多,在长辈们的呵护下长大,沟通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普遍下降。社会进步,让家长们更加重视子女的培养,想让孩子们起点更高,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孩子的业余生活就是在各类辅导班中度过的。到了高中,他们已经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一切等老师安排,遇到困难找家长、找老师,自己不找解决办法。

面对学生的这些情况,面对上级机关的升学率要求,又面对来之社会的舆论压力,学校采取的普遍措施是增加老师的工作时间,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延长了师生的工作学习时间,在校干什么呢?知识点就那么多,最简单的办法——题海战术,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我作为班主任也曾经如此做过,下午课外活动把学生留下来,在我的监督下在教室做题,考试成绩要比没有如此的班级好很多。进入高三复习后,我却发现班级间的差距很快缩小了,而且我班的一些学生还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但由于这种做法有“过程效应”现在已被学校规定,课外活动安排老师到堂辅导。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总是在思考:这样的教学合理吗?这样不断延长老师的工作时间,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合理吗?作为班主任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1点半,有些学校班主任从早上5点半工作到晚上11点半。这样的工作强度,会有工作效率吗?教学效果好吗?

三、合理分析学生的成绩

进入高三,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肯干、实干、苦干。经过两三个月的复习时间后,学生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成绩变化不明显,会变得气馁消极。如果这时老师不能针对他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分析,提出合理的目标,他还会频繁出现这个问题,最后消沉下去。一般我们是通过对班级或年级的成绩进行对比,确定学生的各科成绩是否薄弱,后面的教学该如何进行,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的成绩分析并不准确。如何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情况呢?在不断的摸索和探究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用下面的方法去区分他们。

高三考试和训练很多,我让他们在刚进入高三后的每一次考试中都要在试卷上记录做完试卷需要的时间。我根据他们的考试成绩和考试时间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是考试时间,纵坐标是考试成绩,把所有学生的考试情况反映在坐标系中。再平移坐标系,使所有学生考试情况大致平均分布在平移后的坐标系的四个象限中(如图)。其中处于第二象限的学生是班级优等生,用时短成绩高;处于第一象限的学生是班级中等生,一般是刻苦努力型学生;处于第三象限学生是班级中等偏下学生,他们一般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刻苦努力不够,接受能力还行,有提高的潜力,教学就要抓住这部分学生;处于第四象限的学生是班级的后进生,学习态度和能力上都不够,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任务,要鼓励加督促。

我今年所带高三班级中,有个学生高一高二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物理成绩一直不稳定,我一直把她作为优等生对待,在平时的要求和学习上都是以一个优等生来要求,造成她学物理的压力越来越大,成绩也越来越不如意。通过上述方法,经过多次统计,判断她在物理上只是中等生水平。在这之后,我对她的要求摆上一个正确的平台,她的物理学习也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成绩有所回升。

上面的方法,也可针对试卷难度,选择试卷上的某个试题为计时终点,进行统计分析;教师还可以根据试卷自己设定考试标准时间,看学生完成试卷时间与标准时间的差值来统计,对分析学生情况效果都很好。上述方法在年级中大面积运用可以判断各个班级的学习情况。

四、合理安排教学和“备”学生

教师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制定出可行教学措施,才能有所区别地对待每个学生。特别是高三年级学生,时间紧任务重,老师如何提高上课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首要任务。一味只知道时间战、题海战,那是不负责任的教学。要搞好教学应该从教学效率上入手,提高师生效率。那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是关键,学生成绩差,差在哪里,为什么差,分析清楚,才能合理开展教学。更不要硬搬照套,适合别人的教学,不一定适合你,备课中不要忘记“备”学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