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体验物理的魅力

作者: 刘鹏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了物理源自于我们的生活,也处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的实用性,我们组织了初二年级的同学赴江都芒稻船闸参观、调查。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30-001

一、芒稻船闸概况

在实地探访芒稻船闸过程中,通过相关人员的热心介绍和学生的实地观察,同学们了解了芒稻船闸的大致情况。

芒稻船闸位于扬州市江都市仙女镇西,是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组成项目之一,是芒稻河入江口,更是江都至长江水上运输的咽喉要道。该船闸于1966年5月建成通航。

1.设计标准

芒稻船闸船闸室长135m、宽12m(闸首宽10m)、高度3m,设计通航规模为800t级船队。设计年通过量为300万吨。芒稻船闸是反对称式布置,上下闸首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空箱闸墙连底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室墙采用L形连底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降低墙后地下水,于水位+3.5m处设排水暗管1道。上下闸首外各建有扶壁式钢筋混凝土导航墙一段,辅导航墙为直线段接弧线段,长约为20m,主导航墙为直线形,长约15m。直线段外侧为27m长的浆砌块石重力式导航墙。

2.使用现状

目前闸室每闸可通过船舶吨位约为900t(500t两条、300t三条,100t九条),每闸通过量平均900t计算,过闸通行每个闸次平均需要耗时30min,每天按照24h计算,每天只能通过48个闸次,通过船舶吨位为4.32×104t,平均年最大通过船舶1.5768×107t。

根据芒稻船闸管理处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芒稻船闸的通过量为2.11384×108t,是设计通过量的7倍,2011年更有望突破2.5×108t(注:根据媒体最近公布的数据为2.6×108t)。

3.存在问题

芒稻船闸运行至今已有40多年,由于常年超负荷运行,加上建造时间长、规模小,船闸技术状况较差。观察发现芒稻船闸的混凝土墙面磨损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钢制船舶的吨位越来越大,对闸室、闸首、导航墙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碰撞越来越严重,下游的检修门槽已近磨平,基本无使用功能,造成水工、土建结构表面时有损坏,维修量加大。原有闸、阀门及闸、阀门启闭机械使用年限较长,式样较为陈旧,工作效率较低。在冬季桔水期,该闸上游引航道水位达6m,下游最低通航水深不足2m,影响船舶正常通行,待闸船舶数量增加,一般保持在200艘左右,上行船舶需待闸2-3天,下行船舶需待闸4-5天,已不能适应水运事业快速发展和船舶日益大型化的形势,急需进行扩容改造。

二、芒稻船闸中的连通器原理

1.连通器原理

将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当连通器中注入同种液体,且液体保持静止时,连通器各容器中两边液面总保持相平。如图所示。

2.芒稻船闸工作原理

原理图说明:图中A、B为船闸的阀门,C、D为船闸的闸门,虚线表示闸门关闭,淡红色矩形表示闸门打开。“—”表示阀门打开,“1”表示阀门关闭。

以船从上游到下游为例说明船闸工作原理。

若船只从下游到上游,则首先打开闸室右侧阀门B,使得下游和闸室形成一个连通器,闸室液面与下游相平后,打开闸门D,船只驶入闸室。关闭阀门B、闸门D,将闸室右侧阀门A打开,使得闸室和上游构成一个连通器,在闸室内液面与上游相平后,打开闸门C,船只驶入上游,完成过闸。闸室的闸门c和阀门A关闭,等待下批船只。

在实际观察中,同学们对上述原理有了深刻的体验,同时大家发现,芒稻船闸在实际操作中是让船只批量过闸的,即等待上下游的船只聚集到一定的数量后,再开闸放船,大大减少了开、关闸门和阀门的次数,节省了能量,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三、由芒稻船闸引发的思考

在实地参观和体验后,同学们学习兴趣骤然提高,纷纷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与船闸知识相同的实际应用呢?

老师布置同学们课后进行后续调查,同学们积极行动,了解到了生活中的茶壶、农户屋顶的水塔、锅炉水位计等都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四、由芒稻船闸所提出建议

鉴于芒稻船闸超负荷运行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芒稻船闸对江都水路交通的重要性,为进一步调高芒稻船闸的运输吞吐量。建议管理单位和相关部门:加强船闸机电、导航设备的保养和维护,适当更换设备或对原有船闸进行改造,提高过闸量;对通行船只进行合力编队,确保最大通闸量的同时,有效避免船闸的相关设备的碰撞;及时掌握河流水位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开闸时间,确保过往船只过了、过好。(注:从有关部门得知,芒稻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已经通过审核并已经立项,即将付诸实施)。

通过探访芒稻船闸,学生对连通器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体验到了物理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也为日后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埋下必要的伏笔。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