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得有心学得有效考得有成
作者: 宋从兵摘要: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优秀生锦上添花的阶梯,也是中等生更上一层楼的跳板,更是学困生能重拾信心的关键。“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都是好办法。这需要我们在复习教学中不断地去思考、去摸索、去改进。
关键词:初三历史;有效复习;复习计划;导学案;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52-001
上好复习课,无论对什么学科,既是个老生常谈的课题,又是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尤其是初三年级的总复习。
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优秀生锦上添花的阶梯,也是中等生更上一层楼的跳板,更是学困生能重拾信心的关键。同时,复习课不好上,几乎又是所有老师的心声,传统的复习模式,往往都是讲练结合,所以通常是老师讲的唾沫横飞,学生则是记笔记记到手发酸,再勤奋的学生也会慢慢厌烦,懒惰的学生则可能因此悠哉游哉,坐在那边如听报告一般轻松。这样的填鸭式的复习,导致的结果无外乎是老师累得直叹气,学生或疲于应付或兴趣全无。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活学活用而不是死板硬套呢?这需要我们在复习教学中不断地去思考、去摸索、去改进。下面笔者就近几年的初三历史教学的亲历谈谈一些看法。
一、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复习最忌无计划,东一榔头西一斧子,既耗时又低效,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份好的计划不仅会给你的复习开个好头,而且还能保证复习的善始善终。各个学校校情、生情、学情、教情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不一样。不少学校是这么制订的:初三年级上学期将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全部授完,下学期全部用于复习。九年级上学期的授课任务较重,所以以单元的形式出现,结合《中考说明》上的考试范围及目标要求,进行选择性的讲授和探究,突出重点,略化其他知识。下学期进行两轮复习,第一轮结合《中考说明》的要求全面复习,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
二、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
资料泛滥,舍本逐末固然不可,但在强调考查能力的今天,选一本合适的历史复习资料很有必要。从教材到教材,往往不利于提高复习效果,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的复习资料,能够弥补教材的不足。因此,选择一本好的复习资料,科学利用复习资料,是迅速提高历史学习效果的良师。为此,与兄弟学校的合作下,在整合若干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导学案,由“考点回放”、“重点阐释”、“单元检测”三个板块组成,“考点回放”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本单元在中考时需要考查的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的目标要求;“重点阐释”则将考点内容及目标要求进行了细化、概括、总结,一目了然,减轻了学生很多的负担;“单元检测”则精选了一些典型的题目,包括了历年的中考题,对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及时进行巩固提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题型完全按照中考的模式设计,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适当的课堂模式
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情况:在复习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个单元时,为了强化这个单元的知识点,选用了一道中考题: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搞好地方经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井冈山、遵义、延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卢沟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景点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游客量大增,你认为国家确定这些旅游景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发展红色旅游,从发展经济角度看有何意义?
(4)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请你谈谈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这个题目有一定的综合性,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语言组织、概括、表达等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让学生思考几分钟,不过没有学生举手回答,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初三学生的通病——不肯举手,只好点名让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有了难度,需要学生总结,不出意料,还是没有学生举手,只是零星听到少数几个同学嘴中“冒”出几个字,后两问不用说,还是那样,这时有同学说了:“老师啊,还是你报给我们记吧,反正最后是开卷考试,到时我们把资料拿出来翻翻就行了!”
四、夯实必需的基础知识
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夯实了基础知识,才能为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中,笔者发现都是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努力夯实基础知识。一方面,复习时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给学生讲清基本的历史事实。
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个理念在基础年级贯彻得比较好,在新课的教学中也贯彻得比较好。然而,由于初三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所以在初三年级的教学中就打了很大的折扣,尤其在初三总复习时,往往会走回“老路”,重归传统,加上教师对学生不放心,就包办了本该由学生完成的事。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自己很辛苦、学生不买账的“包场”行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合作功能。
参考文献:
[1]高振平,瞭望中考,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3]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4]温兰君,对新课程教学行为的再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