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影响学生主动性学习教师心理探析

作者: 王开叶

摘要:教者的教学心理状态是教者有效、高效教育教学的载体、前提和保障。良好的教学心理状态具有稳定性、调控性、协同性、主体性、激发性和意识性的特征。现在发现我们农村中学中许多教师就没有这样的良好心理状态,由于没有良好的体育教学的心理状态,势必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性学习调动。笔者在此做一个探析,仅供同仁参考和批评与指正。

关键词:教师心理状态;教师;主动性学习;调整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53-001

一、目前农村体育教师心理状态与表现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对来自32个乡镇农村中学的850名学生和32个农村中学204个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从调查发现农村中教师的教学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积极。

850名学生调查的结果是:

1.对教师的上课的态度:平时每节课能接受到教师主动指导后进行体育活动的有51名;准备活动后自己活动的有799名;2.老师对体育课的态度:反映教师在体育课上态度不热情的有726名;反映教师很少讲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有720名;你们教师性格(心情)是什么样的问题中有723名学生作了回答,有127人说不知道;3.学生对从事体育的态度:自己基本能自觉上体育课的210名;基本理解体育的含义的27人,自己将来准备从事体育工作的5名;4.学生对体育地位的直观感觉:反映体育不受人尊重的679人;反映体育没有发展前途的845人;5.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回答器材场地不充足的有792人;回答教师不多的有481人。

204名教师调查结果是:

1.教师在一个单位工作年限:连续工作不到5年的是131人;连续工作5到10年的13人;连续工作10到15年11人;连续工作15年以上的49人。

2.对现有工作岗位的态度:愿意在农村工作的是2人;愿意在镇工作的是53人;愿意进城工作的是149人。

3.对学校待遇的态度:反映待遇不好的有162人;反映一般有42人;很好的是0人;反映学校基本不重视的有175人。

从调查和走访中看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心理问题集中表现的是(当然不是集中在一个具体教师身上,是体育教师们各种心理状态的汇总):

A:农村中学教师心理问题

第一种现象:年龄老年化,知识不随发展而更新。

一部分普通中学的体育教师,由于职业原因和年龄原因两者的结合,一般出现这些心理现象学校的体育教师,年龄都趋于“老年化”。所以没有新的体育教育思想的不断输入,同时这一部分的“老教师”往往又不愿意或没有精力去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体育知识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于是教育手段缺乏,所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第二种现象:年龄偏低化,职业思想观念不牢固。

1.有的中学地处农村,流动性大。分配这一类学校的老师,几年下来,刚干出一定的名堂就会争相出去或上城,还有少数同志嫌条件一般悄悄溜走。基本每三至五年就换一茬人。

2.平均年龄偏低,职业思想不巩固,并缺乏教书育人的经验。教书育人的职业思想是在工作中不断磨砺不断体味教师的价值中巩固起来的,有的普通中学的教师平均年龄一般在28-30,有一批同志,教学的方法有待提高,职业思想还有待确立。

B:农村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

1.认知方面:感觉过敏(说什么事,都认为针对他);记忆衰退、思维迟钝(长期凭经验教学,不看书,不读报所致);自大妄想、注意分散(长期工作负担不重导致)

2.情感方面:易激怒、情感淡薄、情绪错乱(长期的自以为才高八斗,无法施展,付出的劳动有时又没有收获和相应的回报所致)

二、教师对体育的态度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性的关系

我们平时在体育教学中研究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心理状态比较多,很少研究教师的教学心理状态对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影响,有时研究只是顺带性的比较多,现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体育教学中“主体性教学”,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教师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工作作风,乃至教师的着装,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心态良好、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课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炽热的情感和无私的奉献。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架起情感的桥梁。有威信的老师是通过长期的表率作用而形成的。

当然,调查中可能有的学生反映的与实际教学中教师态度的表现有一定差距,教师的反映也可能只是带有一定情绪,但调查中也不难看出教师对体育的心理态度表现出的没有稳定性、调控性、协同性、主体性、激发性和意识性。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师有了这种心理状态,就不能很好地处理一般的教学心理状态和特殊的教学心理状态的关系,这样,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主动性的学习态度。

三、教师心理状态的调整,用自身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

调整教师心理状态,并不只要求教师自我去调节,也不是从理论上空洞说教中调节,应该是社会、集体和个人调节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综合调节过程。

总之,要教育好学生,我们广大地农村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还我们所教育的学生一个阳光心态,当然我也希望社会、学校在各个方面给与认可和支持,让我们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贡献出他们应该贡献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

[2]学校体育教学

[3]中国体育

[4]高中体育《新课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