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让低年级语文教学更精彩

作者: 庄雪梅 周丽

摘要:倾听,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从学会倾听开始。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承担着启蒙学生学习习惯的神圣职责。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我们义不容辞。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倾听;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15(2011)1-070-001

每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获得知识,因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从学会倾听开始。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承担着启蒙学生学习习惯的神圣职责。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更是义不容辞。

一、渗透倾听重要性,让学生要听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将“倾听”置于“表达”和“交流”之前,可见倾听的重要。但是,现在的小学生普遍有较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这种自我中心意识在课堂中主要表现为:1、表现欲望强,希望课堂成为他独自展示自我的舞台,于是乎,在别人发言时也积极举着手。对这类学生,可以这样告诉他: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每一句话,这样才能“集众人之所思,博众人之所长”;2、夜郎自大,他人还未开口,就武断地认为“跟我想的一样”,或“我已经会了”。对于这类学生,可以这样告诉他: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我们应该边听边思考,如果能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想法,那证明你更了不起。再给他们讲些“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之类团结进步的小故事,让学生懂得在倾听中向他人学习。当然,要让小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要靠我们教师耐心引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加以渗透,让学生从体验中领悟倾听的重要性,从而发自内心地想要去认真倾听。

二、优化倾听内容,让学生会听

1.丰富教学语言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有丰厚的底蕴,具有十足的驾驭、调控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堂的叙述、讲解、朗读等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情,语言绘声绘色,语调抑扬顿挫。这样艺术化的教学语言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

2.创设导入情境

为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有效地倾听,我们有必要在新课的导人上做精心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如《狼和小羊》谈话导入,创设情境,播放flash《森林音乐会》,你听到了什么?(小鸟在唱歌,小羊在奔跑……)是啊,小动物们在这座美丽的大森林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小羊正在小溪边喝水的时候,一只凶恶的大灰狼走来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三、营造倾听氛围,让学生爱听

1.做好倾听准备

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有待培养,所以老师要为学生倾听做准备。要让学生做到心静。心静是倾听的前提条件。如何使学生做到心静呢?如听到上课铃声后,学生们会迅速从室外奔进教室,此时学生心神是不定的。因此老师要等待一会儿,让学生完全定下神来再开始上课。又如,前一节课是活动课,学生经历了高强度的训练,心还在扑通扑通地跳着,处于兴奋中,此时要留一两分钟时间给学生自我调节,当学生的心平静,注意力回到课堂上,方可上课。

2.实施倾听评价

即使再平淡的课堂,课堂上也会有部分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出倾听的态度,这时,老师就应牢抓这一契机,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你真会听”、“你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耳聪目明,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听得多认真,这真是尊重人的表现呀”、“你对他人的发言加以了独到的补充,证明你听得多认真呀”,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对学生的表现发自内心的欣赏。使发言者在全班学生前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体会到了老师的爱。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无疑会产生仔细倾听的不竭动力,变得越来越爱倾听。

四、强化倾听训练,让学生善听

科学研究表明,倾听是有技巧的,学生不会倾听与没有很好地掌握倾听技巧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应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倾听的技巧。我在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下列方式。

1.复述

复述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重复或转述别人的话语意思,达到让学生集中注意、专心倾听的目的。学生要想一字不差地重复别人的话语,或者要能不变意思地转述别人的观点,其首要的前提就是专心倾听并开启思维,有意记忆他人所表达的观点。这样的训练也许一开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我相信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能做到在别人说话时,集中自己的注意专心倾听。

2.听辨

倾听不代表沉默,我们仔细倾听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课堂交流过程中,在发言者陈述自己观点前,要求学生对不赞同的观点,不随便给予否定,起码要理解发言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要善于辨别。即使自己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有不同的想法……”等方式参与交流、辩论;而对自己赞同的观点,可以作出评价,“我赞同他的观点,因为……”。另外,听辨训练也可以由教师读或说,让学生边倾听边辨别。我们在教学汉语拼音可以用此法训练,如听辨鼻音、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3.听记

所谓听记,就是教师读字词、句段或篇章,学生边听边记,也可以由学生读。可以读一个开头,让学生加以想象补充,也可以读一个片段,让学生润色充实,在此基础上在整理写下来。通过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能平静而专心地去聆听别人的话语。

总之,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群群爱听、会听、善听的学生定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