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使数学课堂更生溢彩
作者: 何银东摘要:这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正深刻影响和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本文从不同角度的四个方面浅论多媒体网络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特别说明:本文所指多媒体网络环境是以多媒体电脑、校园网为基础,通过DDN数据专线联结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延伸的教学资源环境(包括软硬件)。
关键词:网络教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93-001
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文、图、声、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点,使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改变了旧的教与学之间的联系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状况,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教学进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网络教学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技术把本来最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并且能通过音频、视频、动、静、分、合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能直接地形成概念和认识规律。对学生视觉、听觉、思维等都产生极大的冲击,很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讲《平移与旋转》和《轴对称图形》这两节课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直观形象的形式,向学生分类展示这些现象,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做到的。这样,大量的信息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拓展了课堂知识的界限,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二、网络教学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构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体现教学过程的双主模式,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并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要素,教师的教学设计和选择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要围绕四要素服务。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首先建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转弯问题出发,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借助多媒体课件声音、动画的渲染,引发学生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欲望。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电脑,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使学生从动手操作和相互协商讨论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学过程始终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组织者,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模式、方法的使用都围绕着四要素服务,所以在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指导下,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模式和方法的运用,每种模式方法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融合,互相支持,因此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不是独立排斥的,而是综合运用。
在认知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探索公式产生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间接创新,让学生根据拼合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表象,直观体验两图形面积间的关系,这是一种直觉思维,在拼合过程中,要学生采用不同的剪拼方法,这是思维发散性的训练,并且借助多媒体电脑的演示,展示各种不同的剪拼思路,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网络教学实现了数学教学的多向开放,形成数学学习的社会化环境
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小学数学教学必然是多向开放的,即校内开放,校与校开放(建立互联网终端,或校园网的学校),向家庭社会开放,小学数学教学与家庭、社会联系空间密切。1、同一学校间的教学开放。以南头小学的校园网为例,教师在网上传授知识、布置作业,学生可在网上向教师求教或提问,教师在网上给予解答(目前可以通过校园网“名师面对面”聊天室实现),每个学生均有机会在网上接受指导,获取知识,使学生的自我教育不断完善和充实。另外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也可以在网上互通信息,进行交流。教师的教学打破传统班级限制,成为没有围墙的数学教学课堂。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校内最优秀教师的辅导。2、不同学校间的教学,相互开放,高度共享。不同的学校通过Internet可以进入对方校园网,了解信息,获取资源,开展教研。不同学校教师学生可以同步了解对方小学数学课教学情况,打破校封闭,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体化,缩小校与校间差距,有利于双方教学水平的提高。3、不同区域间的教学。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远程教学功能,可以将地区与地区甚至国与国间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学生也可以进行DISCOL远程协作学习,使小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跨文化间的交流,使小学数学拓展空间,打破时间、地点限制,在高度自由开放的环境下,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我校开展与新加坡及珠江三角洲几所学校学生的远程协作学习实验,为小学数学的远程协商学习提供了样板。
四、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最有效的组织,提高教学效率
网络的好处是让地球村浓缩在小小的电脑屏幕上。网页课件可以纳百家之精华为我所用,只需点击“超链接”按钮则轻松实现共享别人的劳动成果。超文本特性可以把课本内容、图像、数学规律、模拟演示或是实验、习题、测试、习题及测试的答案以及相应的有关教学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选择。而超链接则把相关的知识、相同内容的不同课件设计、不同表达形式、不同的模拟演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想要知道的或是有疑惑的东西。这大大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使群体化的班级为中心的教育变为个性化教学过程。比如别人精心制作的某个网页恰好是我要说明某个问题所需要的,就可以让他的这个网页通过“超级链接”成为我的网页的一部分。本人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超级链接形式,为本人的网页课件增色不少。通过这种网络教学形式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涛,章向明,薛峰,青山良等,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根本途径
[3]小学数学专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