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 季华健

摘要:新一轮课改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应是搞好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亦应遵循人的生命存在,我们要把关注的视角更多地投向教育的对象——学生,更多地关注教育价值的探索过程。

关键词:以人为本;发展性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3-001

一、以和谐的环境激发展

和谐自主的课堂环境带来的是学生思想上的自由、心理上的安全。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在安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生的知识得到尽情运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情感得以适度满足,那么,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学生的发展也就持续悠远。

二、以适度的空间促发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适度的空间就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发源地,学生在弹性充足的空间里任知识挥洒自如,任思维自由驰骋,任个性自由飞扬。因此,发展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足够的空间,而不能给学生的发展套上无情的枷锁。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独立自学与思考、动手实践与探究、自主讨论与交流、静心思考与回顾的空间,甚至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在适度的空间里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反思传统的课堂,课堂教学太急躁、太封闭,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教师就像在给学生硬塞一套套知识,让学生顺着教师的规定而学,这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应当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当学生学完例题,掌握通分的方法后,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道题:除了通分外,你还能想出其它方法比较4/9和7/13的大小吗?请你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刚开始不知所措,但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各小组纷纷讨论开了。最后,得出了多种比较方法。有用两张同样长的纸条折一折的,有画线段图的,有化成同分子分数来比较的,有化成小数来比较,还有通过和1/2比较再得出大小的。在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后,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他们的方法或许幼稚,并不聪明,但这是他们自己思考的成果。不强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用不同的方法,也不强求所有的学生都用统一的方法、固定的思维模式,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的思维空间将会到达我们无法触及的未知领域。

三、以幽远的通道蕴发展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就要为学生打开发展的通道,让学生在这条发展的路径上真切体验,收获风景。实践,就是非常重要的通道。发展性课堂需要真实践、勤实践。真实践,能积淀真实的体验与感悟,使认识更真更实;勤实践,能积累丰富的经验与素材,使认识更深更广。具有发展性特质的实践,会给学生的课内学习带来高效的收益,会让学生的课外生活轻松丰富,从而获得主动活泼的发展。简言之,幽远的发展通道,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的条件,让学生在这里丰富自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让学生能有发展的经历,能有深刻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理念的有效提升。在课堂上,只要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与时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用他们敏锐的眼光发现一个个需要探索的问题,用他们聪慧的头脑化解一个个探究的问题,用他们敏捷的思维辩解一个个矛盾,用他们真诚的情感投入一次次交流与互动。在宽广的思维通道里,学生的知识技能会得到熟练与积淀,学生的能力与品质会得到锻炼与提升。

四、以适度的障碍助发展

在传统的意识里,顺畅式的教学更令人神往,更令人追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遗余力地一次次地预设“假想错误”,提前注射“错误预防针”,美其名曰“为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其实,表面的顺畅带来的往往并不是学生真正的理解顺畅,错误、肤浅、不解仍然充斥着学生的头脑。诚然,提前扫清障碍无可厚非,但是否考虑过:假如退后一步又该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制造一些适度的障碍,会呈现一片怎样的天地?这些,对于学生的发展究竟有怎样的作用?我以为,在这些并不太棘手的障碍面前,学生会用心思考、奋力拼搏,思维也会适度跳跃,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

比如,在教学“中位数”一课时,学生通过例1已经了解了中位数的概念,掌握了求奇数列数据中位数的方法后,对于例2求偶数列数据中位数的方法该怎么教学呢?是教师先讲解,扫清所有的障碍后再让学生练习,还是让学生自己经历挫折?我选择了后者,把例2融入到练习中,在学生感觉很简单、很轻松,思维有些要散漫的时候,小小地“为难”了一下他们。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思维更活跃,课堂气氛更热烈,找到解决方法的学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被难住的学生在同学的提点下,解决了问题,也露出了笑脸,课堂上出现了新的高潮。这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再如,在计算题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先去尝试,去出错,然后再组织他们探讨,找出症结所在。在这“磕磕绊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或许摔倒了,或许走弯路了,或许费了更多的时间,教学过程看起来也没那么顺畅、完美了,但学生对错误的理解会更深刻,学习水平和能力都会有更好的发展。有时,学生的学习太顺畅了并不是最好的,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适当走些弯路,设计一些小障碍,也许会更有利于发展。不禁让我想起:高速公路的设计不是笔直的,每过一段就会设计一段弯路。为什么?就是为了减轻司机的疲劳,让司机集中注意,避免车祸。课堂教学一味地直线而行,没有路面障碍,没有弯道变化,太顺畅也会带来学生的思维疲劳感,进入惯性思维的滑行状态,失去发展的原动力,弄不好还会“翻车”。这些,是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与思考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是一种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底色要求;它是一种教学的内容,是理想教育的价值追寻;它是一种教育的途径,是智慧教育的应然选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