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互动,让环境说话
作者: 黄静摘要:让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情感,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互动;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30-001
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因此也可将“环境视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的教室环境可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建构有利于互动的亲近性环境
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由于幼儿在心理上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而言都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平等、安全、自由、能鼓励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他们才能活跃思维、主动、自信地在与环境互动中学习和游戏。
1.形成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以往教师总是担心幼儿不行,做得不够美观,或是看到孩子未能达到教师设计的效果,便给予指责,从而大大地抹杀了孩子原有的创作想法,久而久之地服从老师安排,由老师包办代替,导致幼儿形成“被动式”参与。这就与先前所说的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应当多支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与教师互动,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自由地与环境充分接触,与环境产生亲近感。改变以往活动室墙面均由教师统一布置设计、只许看、不可触摸的做法,把教室环境放手交于幼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与需求选择墙面展示自己的作品与所收集的材料。刚开始,或许会不尽如人意,但是教师首先要保持平衡的心态,不要急于制止,而是先让幼儿参与尝试,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布局布置的技能技巧,使其发展成为具有自我建构环境的想法,以实现让幼儿自主创设环境。
2.建立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与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才能推动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如:“风味小吃店”与“加工厂”(美工区)间的共同合作,帮助同伴“过生日、制作蛋糕”,并邀请“我”一同参与生日Party。在如此宽松的氛围中,孩子们相互合作、相互协商着,使得游戏进行得有声有色!
二、让环境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互动起来
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园生活学习的基础。而幼儿园也是幼儿提高自己自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把环境创设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相融合,让幼儿利用环境记录、描述自己的一日生活,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与观察、记录能力和坚持性。
1.游戏的参与记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我班,共开设了娃娃家、建筑区、巧手坊、美工区、图书区、玩具吧等区域游戏。传统的游戏记录往往都是由老师观察记录,在教师声嘶力竭的规定幼儿每个区域游戏规则的同时,幼儿却在区与区之间“乱窜”,因此在教师记录的基础上,也可以让幼儿参与游戏的记录,不但可以避免此尴尬,还能促进幼儿自己主动遵守游戏规则,更能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自制力。因我班是小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室中设计了一块“今天我玩了什么?”版面,用一朵美丽的花朵代表一个区域游戏,并在每朵花上划分出6-7个格子,供幼儿贴自己的照片。如一幼儿想参加娃娃家游戏,他就到代表娃娃家的花上,将自己的照片贴到格子里,就可以参加娃娃家游戏了,如果格子贴满了,就说明娃娃家游戏的人满了,不能再进入了。设置环境与游戏的互动,鼓励小班的幼儿学会记录自己的游戏,而且不用老师引导,就能主动合理分配游戏人数,并能主动遵守游戏规则。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与幼儿游戏互动的环境,就可更充分的调动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体现出游戏是幼儿的游戏,环境是幼儿的环境。
2.值日生的职责
值日生是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幼儿责任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室中与幼儿一起创设值日生版面,贴上当天和明天值日的幼儿照片,用图画的形式附上值日生的内容。让幼儿清楚地了解到做一名值日生的职责。并且轮到值日的幼儿在来园后能主动从值日生版面上取下值日生牌挂上,无需老师提醒主动承担起值日生的职责。进一步推进了幼儿的责任意识。
3.小小新闻角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幼儿虽小,但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有兴趣也有权利,也有必要了解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世界,知道地球上每天所发生的事。当然,对幼儿进行时事教育,内容必须有所选择,重点应放在国内的建设成就、世界上重大的科技成果等方面。在开展“说新闻”等活动的基础上,可开辟“小小新闻角”,让幼儿把自己收集的新闻放至版面上,让他们有时间和机会利用环境展示自己。
幼儿的一日生活包含了许多内容,而这些内容如果和环境创设结合起来,互动起来,则可发挥环境更大的优势。
三、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
组织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已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共识。中大班的幼儿技能与能力较强,已经能充分地参与环境的创设了,但如何让低龄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却是个难题,如何让低龄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呢?
1.自画像。小班幼儿对镜观察自己的脸能基本画出自己的画像。待他们涂上肉色,画上五官、头发及衣服后,教师将画像一一剪下,贴至版面上,就成为了“我们的大家庭”这样一个主题版面,效果好,也深得幼儿喜爱。
2.染色。教师准备生宣纸及彩色水,让幼儿用小勺舀着往纸上倒,要求幼儿等颜色染开后在染第二种颜色。染好后的纸可以根据需要组成墙饰。
3.粘贴。准备各种彩色几何图形,根据教育目标组织孩子粘贴,如贴小汽车、小人等。
4.团纸。准备各色皱纹纸,幼儿将纸团成小球当“鲜花”,可以用来装饰环境。
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必须真实反映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让环境成为幼儿自己的环境,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环境,而不是单纯的装饰物。让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情感,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