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 李东凯

摘要: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理解作品,然后再由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音乐所表述的深刻内涵。提高音乐艺术鉴赏能力,这对于某些学习器乐的学生,提高其演奏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音乐;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49-001

我国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孔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音乐和诗、礼同样起着修生养性的重要作用,孔子把音乐教育作为育人课程的六艺之一。战国时期的荀况所著《乐论》一书,称音乐是“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2]讯狂强调音乐的作用:“乐行而只清,礼修而乐成,耳目聪明,学期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3]同时指出轻佻、浮薄的音乐会导致人民“流漫鄙贱”,从而引起争议。

音乐,自古以来被我国的先圣、学者备加推崇。用现代的话来说,在社会生活中音乐是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乐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作为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音乐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从而产生艺术效果,基本表现手段为旋律、节奏、和声、复调等。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按题材、形式可分为歌曲、合唱、交响乐以及丝竹、吹打、说唱音乐等。音乐往往与诗歌、戏曲、舞蹈相结合成为歌剧、舞剧、戏曲等综合艺术。

音乐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产物,它反映客观的现实生活,我们可以通过音乐了解历史,了解更广泛的人们的思想情感,以至于了解一个时代的风貌。譬如:民歌《小白菜》,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反映了一个幼女备受虐待怀念亲娘的痛苦心情;二胡曲《二泉映月》旋律委婉、跌宕起伏,把人们带入了深邃的意境,流露出压抑、悲怆的情调,表现了阿炳在旧社会饱尝辛酸、倔强的性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些音乐可以唤起人们的同情心,激励人们战胜困难、不屈不挠。如《大刀进行曲》就是抗战时期献给抗日大刀队的,表现了国民对侵略者的愤恨和抗敌的决心,迅速传遍全国,在抗日战争中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发挥了巨大作用。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开拓智力,提高思维想象力。许多科学家、政治家、文艺工作者都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和艺术才能。数学家华罗庚会拉二胡,地质学家李四光是小提琴爱好者,我国力学家钱学森弹得一手好钢琴。物理学家博斯曾经说过:“我个人的经验是,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热爱音乐艺术,我年轻的时候钢琴也弹得很好”。这些都充分说明:音乐对于科学研究者不仅仅是消闲逸乐,还可以启发思维和想象力。爱因斯坦四岁时还不大会说话,人们怀疑他是傻子、低能儿,但酷爱音乐的母亲教他拉小提琴、弹钢琴。在练琴的过程中,音乐启迪了他的大脑思维开启了智慧之门,日后在不断总结与探索中提出了相对论,应该说音乐在他的大脑思维过程中起到了间接的促进作用。这个问题在我国教育界引起高度重视,各大专院校已开辟第二课堂,中、小学增设了音乐课程,学生家长也纷纷聘请专业教师教授孩子各种乐器,使自己的孩子更聪慧,从领导到广大群众都意识到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已不可或缺。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广大国民的整体素质,除了兢兢业业搞好音乐教学、传授基本音乐常识外,还要普及音乐欣赏知识。首先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理解作品,然后再由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音乐所表述的深刻内涵。提高音乐艺术鉴赏能力,这对于某些学习器乐的学生,提高其演奏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音乐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都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同时也是对人脑的智力开发。恩格斯曾经说过:“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上,音乐也是优胜者”。这正如我们每当听到《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就会使我们怀念邓小平同志,就会为深圳特区的建设感到自豪与骄傲。音乐使我们走到了一起,音乐使我们产生了共鸣。在悉尼奥运会期间,每当我们看到国旗升起,听到国歌奏响,爱国之情就会油然而生。音乐使我们震撼,激励我们要为祖国而学,为祖国而辛勤工作,毫不气馁、奋勇向前,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身处于精神文明建设前沿的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要将祖国的传统民族音乐精粹与世界的优秀音乐文化传播给青少年,施教于学,提高学生的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开发他们的智力,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之泰伯第八,81页,中华书局,1980版

[2]《荀子诂译》之乐论篇,559页,杨柳桥著,齐鲁书社,1985版

[3]《荀子诂译》之乐论篇,556页,杨柳桥著,齐鲁书社,198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