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易聪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者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和手段。同时兴趣是得到好的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出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旨在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阅读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14-001
一、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1.已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能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
2.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
3.知识而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即有了较为长久稳定的兴趣。参与感和表现欲强烈。
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1.创造英语学习情境,营造氛围
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条件限制是缺乏语言环境,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大大超过有语言环境的学习者。英语阅读要创造英语学习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比如开展“每日英语”活动、朗读比赛、学唱英语歌曲、英语文艺表演、大观同游戏、开设英语角等等。
2.注重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兴趣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著名的外语专家Stom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初中生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情感,他们喜欢哪个教师,就往往喜欢哪门课,我觉得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2.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2.2多表扬、鼓励,杜绝讽刺、挖苦学生。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他们克服陌生、害羞、恐惧等心理问题。
2.3采取适当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激发成就感和自豪感,促进参与欲望,促进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培养。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适当培养阅读速读技能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乏一定的阅读技巧。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必须要求学生阅读时以意群为单位,扩大视幅,依靠眼睛逐行阅读,避免指读和头部摆动,做到默读,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克服回视的习惯,并适当规定时间。速读的技巧主要有略读(skimming)和跳读(scanning)(跳读也称寻读)、组块视读(phrase reading)、猜测词义(guessingunknown words from the context)等。
4.深层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深层阅读理解能力指读者正确体会和认识作者的创作观点、意图和目的,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品,这是对阅读的较高要求。在阅读过程中针对所读内容,读者有时会自然地产生共鸣,提出疑问。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可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陈述自己观点、看法的机会,并与作者的观点看法进行比较,这类训练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品欣赏中能否给学生以审美的自由,能否让丰富多彩的“个性体悟”得以充分地发挥,这是课堂能否“活”起来,教学能否“生动”起来的关键所在。
5.有效利用课本教材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用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语言载体,使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尤其是对起始年级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其次,教师要运用任务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阅读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要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2)快速浏览全文,弄清每段的大概意思。(3)逐段略读全文。(4)把自己认为理解了的东西简捷地记下来。最后,严格要求学生精读教材内容,熟练背诵重点句型和课文,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达到脱口而出。
6.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可以每个周末把课外阅读布置为一项作业,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阅读,不要贪图阅读难度过大的读物,以免挫伤阅读的积极性。选择难易程度略低于课本的读物。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人物画传”系列图书,牛津出版社出版的“书虫”系列图书,都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既可以读到有趣的故事,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当学生真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时,她们对阅读的兴趣就与日俱增了。为了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开始阶段教师应采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不仅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逐渐变化成独立的阅读者,而且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三、总结
初中英语教学作为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高中)的过渡阶段,培养阅读品质至关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去制定不同的阅读策略,通过培养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经过长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训练和一定数量阅读训练后,才能使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