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理想放飞课堂

作者: 卢晓娟

摘要:构建生态课堂,唤醒生命感动。课堂教学以生态体验为切入点,融通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内生态圆融互摄,和谐存在,使学生在融通自我、自然、他人的三重生态中感悟生命,放飞理想。

关键词:放飞理想;生态课堂;生命感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15-001

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在思考着怎样在教育教学最重要的阵地——课堂上,放飞着自己育人的理想。有句谚语说得好:教育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只有感动生命,教育才有魅力。那么,如何真情地放飞学生内心的生命感动呢?构建政治课堂的生态化,创设有效的生态体验,是唤醒学生心灵的关键所在。

一、回归本位,打造自然生态课堂

教学的“自然生态”强调的是真实、自然,追求的是和谐。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处理“知”与“智”的关系。智育是教学“原生态”的根,忽略它,教学中就会出现让人看到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那只能看作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在教学中保持“智”的开发,智慧就能让学生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学“原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石头里的风景、沙子中的灵魂,去开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体现现代教学的文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回归本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充分探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放飞理想。在这样自然、朴实的课堂上,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感悟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合作探究,创设类生态环境

所谓类生态是指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为学生营造类生态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的“生产者”。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构建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让有效的类生态环境融于活动之中。

1.课前自主体验

从生态角度来看课堂,要使信息流最大程度地通达到每一个学生,就必须努力使学生成为“初级消费者”。即: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究者、学习者。为此,教师课前可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生态信息,预设相关自主体验情境,如星网传播、网上查阅、关注社会……这样学生课前通过直接吸收和整合来自于教材及教材以外的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即丰富了教材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课中合作体验

学生的大脑不是等待掺满的容器,而是急需点燃的火把。课堂要旨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动态场”,要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条件和资源。因此,生态课堂应协调多种因素,保证信息流动在课堂中畅通无阻,使学生能把有效和有用的信息固定为本身的心理品质。为此,在课堂上师生与生生之间相互合作,充分利用好各种生态因素,包括物质因素(如教室布置、教学用具以及作为“人”本身的自己和学生等)、心理因素(如人际关系、教学艺术、教学氛围等),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如在教学艺术上充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感激等,并真心所用,这不正体现思品课良好的育人教育吗!

3.课后开放体验

一个局部的生态系统,一方而表现为内部诸因素间的物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也与外部发生着广泛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既生态课堂必须是开放的课堂,必须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和利用来自于校园、家庭、社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信息。如此,课堂教学才能超越封闭的教学系统,才能使课堂从时间上、空间上得到扩展和延伸,才能最终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开放。为此,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拓展到课后,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社区开展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领悟政治课所倡导的做人道理。

三、启迪心灵,诱发内生态感动

内生态是指人生命安顿的心灵之地,它包括人与其身心的关系、情感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关注情感上的学习才能描绘出人类认知的性能和局限。”因此,在生态化课堂中,教师除了关注知识的交流,更应关注包括情感、兴趣、性格、态度、价值观等极其广阔的领域内的交流与探究,以此启迪心灵,诱发情感共鸣和心灵感动,使人真正成为自然界、社会和文化精神协调发展的重要生态因子,使生态体验成为一种有效的、臻于美善的道德教育,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启迪心灵、放飞理想的动力场。

1.在活动中启迪

为追求政治课堂的生态化,教师可采用情境化的活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通过这种情感活动达到人性的感动,以稳定的状态定格于学生内心,并伴随他们终身,达到课堂环境和课堂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2.在阅读中启迪

阅读体验可以是多样的,可安排学生读书讨论、交流读书心得,和学生一起搜集图片、录像资料等教学媒体,并和学生一起欣赏。在阅读与欣赏中,师生以情动情、以情传情,实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生命与生命的感动。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才会使课堂教学与政治学科教育焕发出生命与人性的光彩。

3.在生活中启迪

道理来自生活经验并说明生活经验。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即生态教学要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只有这样,体验者才会产生亲切感、赞叹感;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

生态体验让每个人都会经历生命感动,体会美好人生,在体验着自我成功的过程中放飞理想。让我们以生态体验为切入点,以原生态的课堂为依托,融通三重生态,努力打造体现人文关怀的情意课堂,关注师生全面发展的智慧课堂,具有生命活力的魅力课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