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学科特点激发兴趣使学生快乐学习
作者: 刘璨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生物教学,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使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采用多方位的办法,让学生对所教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创新地提出了生物课中的“兴趣教学”和“快乐学习”。
关键词:生物;兴趣教学;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62-001
乌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化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现在高中生面临着升学的重压,勤奋刻苦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刻苦应该存在于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不应该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和压力,应该唤起他们对获取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品尝到快乐学习带来的轻松和愉悦,而激发学习兴趣又是愉快学习的前提。如果这二者能够相互融合,相互辉映,就能使学生的精神和思维进入一种佳境——因愉快而学,因学而愉快。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二者的应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结合日常生活,将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这门学科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应该把生物课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变枯燥乏味为趣味横生。例如在讲“蛋白质代谢途径”时,先介绍:现在,在座的很多同学早上喝牛奶,但有些人是空腹喝,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正确的喝法应该是什么?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就来了精神,迫切地想得到问题的答案。然后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腹喝牛奶时,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牛奶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浪费掉了。如果先吃点含糖的面食,如面包或馒头,再喝牛奶,此时能量就可以由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则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形成新的氨基酸,被人体所利用。这样一来,学生既增长了生活常识,同时对蛋白质的代谢途径有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学有所用,真正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主动积极的乐学状态。
二、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生成精美图片、流畅的动画,生动形象地以多种直观形式展示对象,全面反映知识内容和结构体系。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正充实着课堂教学,它的使用不仅增大了教学容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如用flash软件设计动画效果,演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体液免疫等,用电影演示DNA复制过程及酸雨、赤潮等。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直观教学,激活生物课堂,用形象的语言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三、抓好学生喜欢的实验,调动积极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要创造条件,组织好实验教学,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观察,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概念,掌握原理。这印证了“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组织好学生分组实验,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动手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因地制宜,保证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科学有趣的例子设疑,启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教学中以学生感到有趣的现象设疑,能启发学生自觉地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叶绿体”的机器作用和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实质非常抽象,我就设疑: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为何能通过水分、无机盐、二氧化碳转变出绚丽的花朵、香甜的果实和人类食用的各种粮食呢?讲解保护色和警戒色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解放军的军装是草绿色的,而警察的制服却是藏蓝色的?问题提出,学生就会带着高涨而积极的情绪去感知教材和思考问题,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讲究教学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情趣的语言才能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
例如:在讲授人体内白细胞生理功能时,可风趣地对同学们说:别小看了白细胞,它们可是人体内真正的“卫士”。一旦发现入侵者——病菌,他们就会紧急出动,从大街小巷中“冲杀出来”(透过毛细管壁),与入侵者展开了殊死肉搏。激烈的战斗,导致局部组织也出现了红肿,斗争的残酷,使许多白细胞因大量吞噬病菌而殉职,虽然白细胞的尸体与入侵者的死躯一起化为了脓,但为了人体的健康而献身的精神则“可歌可泣。”这种把白细胞拟人化的幽默语言,特别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生物课堂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要使学生敢于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释放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勤于思考,深入钻研,认真备课,创设兴趣情境,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趣不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兴趣教学”与“快乐学习”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一座桥梁,从而达到互相接纳、互相理解、互教互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主编,初中生物学[M],北师大新世纪版
[2]刘楚明主编,教育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1]李铮主编,心理学教程,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4]周美珍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枊海明,现代教育理论进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