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合”备好一堂高效的数学课
作者: 孙静摘要:上课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要上好一堂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通过备课,可以安排好教学环节,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也可以发现和弥补教师自身业务上的不足,并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数学教学;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86-001
怎样备好一堂高质、高效的数学课呢?
一、三备
1.备教材
1.1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坚持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的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单元教学”编排上的特色,决定我们首先应当了解整个单元,再把各个部分知识加以分析,研究单元中各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教学这部分知识时,能做到心中有数,能驾驭每节课应达到的高度。
1.2分析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内容的难点,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知识由旧到新,要用新观点、新方法来思考。(2)知识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跟不上。(3)知识外围较广、琐碎,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不强,掌握不能全面。
从教学内容中理清重点、难点,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备好相应的解决方案,将可预见的问题“有备”而“无患”。
1.3确定教学目标要求。一节数学课,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因为它指出了这节课教学的方向,规定了全课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这样才能选用有效的方法和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能过高或太低,经过努力,全班学生都能达到,并都能有所前进,才算合适。
2.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1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课下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学习里的进步或停滞不前等,都和学生的思想、情绪有关。在备课时,应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及时提出要求,予以鼓励、帮助或引导。
2.2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程度有了具体的了解,这对掌握教学进度,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都有直接影响。用合适的问题提问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的关怀。
2.3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是怎样学习数学的?他的学习方法是否最有效?怎样取得学生在课上、课下的紧密配合?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爱好、特长,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反映。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3.备教法
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2)注意方法的伸缩性,灵活应用。(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有利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减轻负担,提高质量。
二、两精心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
如何正确地进行数学课堂提问呢?首先,应重视个体,循序渐进。《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就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其次,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选题恰当,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最后,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精心设计作业
作业是使学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把知识变成技能的必经之路。所以在备课时应充分重视。
在“课内外作业”设计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教师在“设计作业”应努力做到:一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以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三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四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布置不同水平的作业。
三、一注意
在备课时应注意对课堂教学的语言和教态进行设计。课堂讲授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语言。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技能和严谨。一位出色的教师要善于选择最精确、最形象的语言,清晰自然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讲课时恰当的姿态、动作是表达语言的重要辅助形式。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个个真实的直观情景,它有助于老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因此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研究如何掌握得体的教态。
在三备、两精心、一注意的“六结合”备课模式下。必能备好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再由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也必能上好一堂高效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