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预习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

作者: 江其春

摘要:预习,是学生的一种主动的准备性学习。它是学生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91-00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有一些教师认为,预习不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怕一些错误的理论先入为主影响学生,怕学生对数学知识失去新鲜感,怕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到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其实,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事实证明,有效的预习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有效地预习使所有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成为可能

在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学生首先要对学习的内容或材料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内化,然后才能有所得,或者产生困惑,正是这些所得或困惑,使学生产生了合作交流的渴望,也只有这些所得或困惑,才能保证在合作学习中互通有无,从而促进每一个孩子的思维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时,学生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对分数的意义有了基本的了解。课堂上:

师: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进行了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或困惑要对老师和同学们讲吗?

(学生踊跃发言,内容有学习体会心得、学习中产生的困惑、不理解的知识点……)

师:老师把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整理,挑选出同学们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请小组内交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互通有无,相互促进,达到全体同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根据预习情况使分组更为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应当合理划分好小组,一般将班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内成员学习成绩有好有差,性别搭配有男有女,性格有外向有内向,能力有大有小,形成异质小组。

由于学生进行了预习,上课前教师有目的地了解学生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确定各个小组中的学情,根据预习情况调整小组成员,使各个小组成员的搭配更为合理,真正使课堂教学由一个活动点变成多个活动点,对每个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增加到原来的多倍,积极参与活动的人数增加。特别是每个小组中活动骨干力量的调配,能够对小组内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切实有效的帮助。

三、有效地预习为资源共享提供了保证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同学看的角度不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必然会产生各种奇思妙想,在合作学习中,这些奇思妙想就成为了学生交流的资源。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通过预习,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底×高”这个结论,并且能运用公式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甚至一些较难的题目都能解决。到了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去探讨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而积的关系,证明为什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底×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验证了这个公式,很好地理解了公式的形成过程。然后让孩子们进行讲解,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甚至连一些“差生”和“内向生”都跃跃欲试……全体同学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想法在交流中得到内化和升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对知识的产生有了最深刻的体验,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四、有效地预习弥补了数学课堂上时间不足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学生要有一定的时间自学教材,才能有合作交流的可能。而这个过程是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的,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只有有限的40分钟,时间就成了制约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一个因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经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能有所得或者产生困惑,这就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预习的有效性就能够弥补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自学教材占用的大量时间,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有效地预习为学生合作探究的深度打下了基础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是与教学内容不着边际的。由于学生进行了预习,对于课堂上要学习的基本内容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并掌握,有的已经能够较好地应用知识。教师上课前有意识地让学生搜集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学生就能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掘进,在课堂上提出很多有价值的、与学习内容关联很强的问题,对于全体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起到不可忽略的催化作用。

预习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它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是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的可行方法和有效途径,基于有效预习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更合理、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朱先东,数学学科预习现象剖析及策略研究,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9年第4期

[2]郑文君,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