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思考和尝试
作者: 沈以信摘要:本文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思考和尝试。使孩子在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与发展。
关键词:培养;创造性思维;思考;尝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111-001
陶行知指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儿童创造力的形成来源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好问、好动、好强,思维不易受束缚,正处于创造性思维的觉醒时期。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者加德纳认为:“差不多每一个孩子到4-7岁时,在有合适环境的鼓励下,都是极富于创造性的,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正是最自由的阶段。”显然,及早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将促进他们创造能力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日常的教学、游戏与生活实践中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思维的主动积极性,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一、丰富生活内容是诱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
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中的感知和体验,而幼儿的生活又主要在幼儿园与家庭这两个范围里。对于已入园的幼儿来说,幼儿园更是他们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内容以教学活动和游戏为主,他们在这些活动和游戏中进行着探索和学习,他们的思维始终都伴随着这些活动和游戏进行。诚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言:“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良好的兴趣是学生活动的自觉动力。”因此,幼儿园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游戏材料的准备就成为引起幼儿活动兴趣的关键。由此,教师精心设计每次活动,在体现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注重采用游戏化、趣味性、操作性强的活动形式,让幼儿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参与其中,并鼓励他们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启示语言表达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斯大林曾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他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这就告诉我们,如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仅教师能及时把握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状态,而且幼儿能相互获得思维的启示,实现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提升。
1.启发式提问是最常用的启示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可见,问题是探索的先导,是创造的钥匙。但幼儿的好问往往呈发散性状态,很容易偏离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幼儿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针对性,因此师幼之间问答互动的活动方式常被教师所采用。
例如,冬天到了,我让幼儿画一幅“堆雪人”。我没有提供范作只是让他们先想一想:“你喜欢的雪人是什么样的?”“你愿意和谁一起堆雪人?”“你高兴时会有哪些表情、哪些动作?”并鼓励幼儿大胆地添画背景,充分地进行想象。于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堆雪人的画面相继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2.多种语言活动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祖籍在我们苏州太仓的美籍华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朱棣文这样认为:“至于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给他们一些例子,让他们参与,在一种从头到尾的参与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创新,只有通过直接经历,才容易理解创新是怎么回事。”对于幼儿来说,借助一些故事、实物或已经积累的词语,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就能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2.1在讲故事活动中,发挥幼儿想象与推理能力。听讲故事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和推理能力的极好契机。在活动中,我针对班内幼儿喜欢讲述的特点,经常给幼儿讲一些留有问题或悬念的故事,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并给他们提供自由讲述的机会。如讲述故事《两只猴子》时,我一改往日从头至尾的讲述方式,却先让幼儿观看最后一幅画面,也就是故事的结局,引导幼儿边观察其他画面边思考:“两只猴子为什么有一只被关在了笼子里?”“他们刚才在笼子里干什么?”帮助幼儿从故事的结果一步一步向前推测,从而排列出图片的正确顺序。得出事情的前后经过和起因,从中引导幼儿学会逆向思维。通过这些故事活动,幼儿的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培养,想象能力也更为丰富。
2.2根据某一特征,引导幼儿列举相应的事物。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有了具体的事物他们的思维就有了参照,就容易展开思维联想。从小班开始,我就经常利用课间休息时,让幼儿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想象描述,并鼓励他们说得要与别人不一样。如出示一个圆形,让幼儿说说哪些东西是圆的,大部分幼儿能刻意说出许多与众不同的圆形物。此时,我以简笔画的形式将幼儿说的内容一一画出,并署上了他们的名。这样,他们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他们说得就更为踊跃。
2.3组词、连句游戏也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字组词,以词连句,是大中班幼儿经常做的一类游戏。每次组词、连句要求幼儿不能重复,这样口语练习涉及幼儿丰富的生活内容,能使他们大开思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了其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如在大班开展的“拼一拼、摆一摆”语言活动中,请幼儿先在不同形状的字卡中找出形象相对应的“大象”、“蜜蜂”、“松鼠”等名词字卡,然后再找出哪些字卡能排在他们后面连成一句话,并允许幼儿连成的句子意思不合常情“闹笑话”。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们思维打破了原有的束缚。于是,有的孩子摆出了“大象在花丛中洒水”等引起一片笑声的句子,大家在欢声笑语中获得了创新的启示。
由于我们的执著努力,幼儿思维日趋活跃,上课发言踊跃,求知欲强,喜欢提问,善于表现,能注意周围人和物的变化。当碰到困难、遇到问题时,他们都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尝试着去解决了。事实充分证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只要我们善于把握教育教学的契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诱发和引导,幼儿的创造性潜能的发展往往会使我们大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