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作者: 盛友群摘要:本文从如何利用绘本出发,在环境和活动中凸显出绘本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绘本;幼儿;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119-001
根据生物学家伦内伯格提出的“儿童语言关键期理论”,2-12岁之间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关键期。在儿童语言形成的过程中,学前阶段是逐步掌握口头语言并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和儿童成长特点,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一、丰富幼儿阅读材料,搭建阅读台阶
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注意阅读区材料投放的丰富及层次性。
首先,丰富阅读材料的形式,除了图文结合的图书外,投放画报、儿童连环画、卡通画、儿童百科全书、卡片等多种材料。
其次,阅读材料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为幼儿提供古今中外经典的童话神话故事外,还为孩子投放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类图书。
第三,材料的来源尽量丰富,集体阅读教育的材料、自由阅读活动的材料,教师准备的,幼儿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图书。
第四,材料的难度有层次性:书架上始终有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的图书。
二、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绘本阅读兴趣
在活动室的周边开辟宝宝剧场、小小书吧、我的故事小书等,其展示的“作品”可以是幼儿独自创作,可以是幼儿相互合作,可以是幼儿和家长共同绘制的作品,由于画面生动形象,加之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幼儿总是百看不厌,百说不厌,其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自然而然得以提高。
1.装饰墙面
我把经典的绘本故事做成挂饰、墙面等,利用环境阅读,幼儿抬头就能看见图画和文字,不用去翻书本,这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认识活动的特点是以无意性为主,而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利用墙面等环境,可以引导幼儿走进绘本世界。
2.组织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认识书时我以充满童趣的话语告诉幼儿书的封面是宫殿大门,封底是宫殿的后门,每一页是宫殿里的房间,里面装着许多故事,既生动又有趣;给每个幼儿的右手食指贴上小红点表示火车头,用开小火车的游戏练习阅读划指法,幼儿很喜欢;看到动物时则模仿动物形态表演。活动后,我又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始了表演游戏,当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口语交往能力。
3.制作图书
带领幼儿制作图书,是培养幼儿爱书、爱看书的一种好办法。制作图书的活动,是动手操作的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制作各种连环画、故事书、新闻快讯、照片故事、背景粘贴等,都可以是幼儿自己的作品或收集的作品,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的,这样既丰富知识,又培养其兴趣。一些简单的绘本在引导幼儿看完后,我会请孩子尝试来制作,如《好饿的小蛇》,它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简单的水果形象是每个孩子都能绘制的,把它们整理起来装订成书又是孩子跳一下够得到的,这符合新《纲要》提出的既符合幼儿的原有水平,又具有挑战性。
三、组织新颖多样的绘本阅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绘本内容
绘本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幼儿身上,促进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多类绘本阅读活动。
1.巧妙设置悬念
在对幼儿喜欢的阅读材料类型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幼儿喜欢带有悬念的阅读材料,可见幼儿对故事情节中留下的悬念颇有兴趣。受此启发,在阅读活动的指导中,教师也可以刻意地给幼儿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不要一口气讲完,可以留个“悬念”,让幼儿猜猜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展开讨论,最后让幼儿自己打开图书寻找答案。其次,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述一遍故事的内容,在讲第二遍的时候故意“漏掉”中间或结尾部分,让孩子自己到书中寻找相应的画面,并根据画面说说“漏掉”的那部分故事说了些什么。
2.适当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
幼儿先前的知识经验会影响他们目前的阅读理解,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提一些幼儿熟悉的,与幼儿生活有联系或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3.充分利用图画、多媒体等载体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看图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因此阅读活动中多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对于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利用幼儿熟悉图片、乐于接受图片、乐于通过图片学习的特点,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给文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小图片,使幼儿手口一致地阅读,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幼儿由于惧怕文字而降低阅读兴趣的问题,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起到“拐杖”作用。在阅读活动中利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兴趣,拓宽信息渠道,全面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多媒体教育手段具有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它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幼儿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动态、立体的信息传递中,幼儿调动视觉、听觉和感觉,更充实地把握阅读内容。可见,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思维,又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激发了幼儿的表达兴趣,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绘本教学,孩子的口语表达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很乐意与老师、同伴交往、交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能引导他们进行绘本阅读讲述活动,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想象和表达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把绘本讲述活动继续进行下去,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