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应对策略
作者: 严萍摘要:中职学生语文底子较差,写作常处于被动,中职的作文教学更是陷入一种困境。走出中职作文困境的策略有: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写作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丰富生活体验,积累、挖掘、浓缩体验;鼓励学生多加阅读;指导把握写作的技巧:同时教师要改变作文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中职生;作文消极心理;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133-001
中职生对作文消极心态的心理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屡写屡败,产生畏难心理
我们的中职生长期以来作文的效果不好,常受到老师、同学甚至自己的歧视,因而产生“我不行”的定向思维,自卑心理。每次作文,都是在老师的压迫下,毫无兴趣可言,勉强写出的文章,也都是缺乏自己的真情实感。畏难心理使得部分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动机。
二、下笔时的困惑心理
学生拿到老师的命题,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笔。有些学生不愿对作文材料或话题做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单项命题,难度是小,但内容多,学生不知如何取舍;命题是多项的,头绪多,学生分不清主次;话题作文,面很广,出发点更多,学生更不知道从哪一点入手。
三、行文语言表达的怠惰稚嫩
中职生大多懒于思考、兴趣淡漠、信心不足,这就造成了作文教学中的障碍。学生平时不愿做积累素材和选择材料的工作,懒于观察和思考,写文章时没材料写。有些又是有话写不出和不懂得怎样写,学生作文的材料无丝毫新鲜感。
四、成文修改时的满足茫然,总算写完不愿修改
学生认为写完了就大功告成,一交了之,大多是应付差事。缺乏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不愿认真修改文章。学生作文普遍不打草稿,学生极少修改文章。
这些消极心理大致构成原因有:
1.生活体验不足。学生在进入中职以前长期被学校老师甚至家庭冷落,生活中缺乏成就感,对身边的人和事很是淡漠,不愿意去积累、观察和体验生活。
2.写作体验失意。中职生一直是学习上的失败者,因此对学习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的作文教学难上加难。再加上他们普遍重视专业实践课,对文化课比较漠视,更不愿意花心思在写作上。
3.阅读量太小。他们早已厌倦了学习,很少进行课外阅读,即使看课外书,也都是看一些游戏书或者网络言情武侠等。导致学生知识贫乏,语言苍白无力。
那么,怎样解决作文教学中的这些问题,真正让中职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我认为可以尝试选择如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1.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写作的心理障碍。给他们明确写作不是多大的难事,就和说话一样,把心中的所感所想说出来就行。
2.引导学生丰富生活体验,积累、挖掘、浓缩体验。同时也要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永恒主题,挖掘写作之源,激发创作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列举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典型事件、现象,让学生调动生活阅历,去进行讨论思考。
3.鼓励学生多加阅读。要想作文有话可说,还得增加平时的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老师可以推荐学生感兴趣的又有价值的书目,定期作交流。
4.指导把握写作的技巧。好的技巧有时是制胜的法宝,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作文便一通百通。技巧一:巧拟题目。好的标题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板滞,新颖出奇而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文学色彩很重要。利用修辞方法就是一个诀窍。技巧二:奇用题记。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题记,指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常常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例:一学生写母亲对儿子的挚爱与眷恋,拟题为《煤油灯下》,题记用的则是孟郊的《游子吟》。以此作题记,映衬出沉甸甸的母爱,亦折射出对母亲的挚爱感激之情,让读者未阅读全文便先感受到了情感的张力。技巧三:闪亮开头。文章开头一般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排比句式、设问句式。或引用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永语句。技巧四:化用诗文名句。我们在写作中把传颂于世的诗文、名言警句,通过巧妙变换,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使文章有文采,并有文化底蕴。技巧五:活用生动材料。在议论文论述中,要做到“有理有据,层层深入”,必须要有充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技巧六:插用整齐句式。在叙事说理抒情时,穿插一些整句,会使叙事简明,说理充分,情感充沛,有强烈的气势,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尤其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重点处。技巧七:留下光彩结尾。或抒情结尾,或感叹结尾。哀叹也好,赞叹也好,悲叹也好,惊叹也好,都要靠情感,要强烈深重,才能有巨大的感染力。
5.教师要改变教学的思路。改变过去的批改方式,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以鼓励的语言为主,少一些尖酸刻薄的语言。评分的标准要降低,分值可以高一点。找到每个学生作文的闪光处,老师借以发挥,给他们最大的鼓励,增强他们作文的信心。变换教学思路,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写作”。老师提供开放的写作空间,营造宽松的写作环境。不要囿于教材中的作文题目,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展示学生个性的话题。从我们国家高考作文的发展来看,从原来的议论文到后来的看图作文,再到现在的话题作文,其实就是一个逐渐给学生写作自由的过程。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所以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中应该有意识去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写作的空间。学生作文应是在一定的中心约束下的自由表达,包括文章表现手法、结构形式,教师都不应加以条框限定。
总之,我们要认清中职学生的实际状况,面对现状,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对症下药,提高学生写作的信心,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消极心态,有计划地地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使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金道行,中学作文技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2]张本良,中学生对作文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