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

作者: 朱晓红

摘 要:物理学本身与素质教育关系紧密,因此,如何在物理教学中体现和加强素质教育,成为中学物理教师致力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 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17-001

物理教师在落实素质教育总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充分开发学生智力与潜能方面,较之于其他学科更应该有所作为。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体现和加强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把握以好下几个方面:

一、在物理史学教育中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物理史学教育板块,因为对考试成绩影响不大,很多教师并不重视,而我却不以为然。事实上,教材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生动,有物理原理、定律、概念发展的来龙去脉;有物理事实的发现、发明;有科学家的事迹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等。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笔者以为,物理史的学习,首先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学的体系有一个大概的把握,让学生“参与”到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中;其次可以让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者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影响和启发,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精髓。

二、在物理知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物理知识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之一。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适时引导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找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强调“溯源求本”,让学生追寻那些科学伟人曾经走过的道路和留下的足迹,领略他们的科学思想和严谨的研究方法,从而通过学习物理提高自身能力。多年之后,学生可以忘记当年所学的某一具体的物理知识,但通过学习物理而培养起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可以受用终身。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后,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将决定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从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必定可以反推出该物体的受力情况,把握住这个本质,在解答一些受力分析的题目时,我们就不会凭空添出一个力或漏掉某个力了。而对于这个规律,教者又单单止步于物理学科本身。它可以延展到生活中的“天道酬勤”,它同样会告诉我们在这纷繁的社会现象中,什么才是我们该追寻的。像这样进行物理知识教学,不仅可以将物理公式的内涵揭露得深刻细致,利于知识系统的形成,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用物理内涵说明抽象的符号语言的方法,掌握了用物理思维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使学生领略了用辩证观点认识物理规律,举一反三,利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唯其如此,在物理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三、在物理操作实验中提升科学素养

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在现行教材中有与知识内容密切联系的众多演示实验,其目的有的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的是在重点培养兴趣和创造性。有必做实验、选做实验及课外小实验,这些都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契机。

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想素质教育。如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尊重事实、科学求实的思想教育;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思想教育等;二是心理素质教育。如教育学生克服依赖心理、胆怯心理、神秘心理等;三是通过实验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使用多用电表,更应该让学生明白多用电表的原理、内部结构,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实验步骤、实验注意点,能够轻松改装电表。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者应尽可能地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情境之中,让学生亲身探究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这不仅训练了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牢固。

四、在主动发展中打造竞争能力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才能形成各种能力。它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主要包括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判断能力;对物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运用数学方法定量计算物理问题的能力;自学和阅读能力等。新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教材中,在内容选取、体系编排、文字叙述、插图、练习等方面,均考虑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考虑教法的同时,更应研究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因此应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社会品质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物理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其发展更是惊人。许多与物理相关的科技新成果以空前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其中不少已达到普及化的程度,而且这种趋势正日益扩大,有增无减。所以,我们要经常开展一些与社会问题相关的物理活动,比如收集人口与资源、能源与环境保护、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简介专题资料,给学生阅读,并组织他们讨论,介绍一些与此相关的现代物理知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以适应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

面向21世纪,世界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主要看该国各类高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面对激烈的竞争,教育的紧迫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中学物理教师更就在这场世纪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教学中处处用心,时时留意,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最基础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