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学——议——导——思”四步教学模式解析

作者: 齐昌英

摘 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研讨话题,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正是由于课堂教学不断地推陈出新,课堂教学改革才有了创新和发展,教学效果才能蒸蒸日上。那么怎样才能取得一个比较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学校教学实践,积极践行学校提倡的“学——议——导——思”四步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四步教学模式; 课堂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65-001

为了践行课标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学校倡导“学——议——导——思”四步教学模式,学:教师设计自学导纲,学生围绕自学导纲自主学习。议:分小组合作讨论,研讨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导:老师在必要时给予指导、点拨。思:课堂总结及知识运用。在几年的实践中,我在“学——议——导——思”四步教学模式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第一,精心设计自学导纲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唤起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深入理解语言文字、启发思维方向、训练表达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

“学—议”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依据课文的训练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这堂课应该思考、讨论哪些问题,自学导纲必须是特色鲜明而又指向明确的思考题。如,在教学鲁迅的《雪》时,我提供机会让学生用心亲自感悟,主要方法是:通过自主阅读,使学生主动去体悟文本的内涵。在阅读过程中,我用阅读、讨论、书面表达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想象力,在导入课文后,我出示了自学导纲: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自由朗读最后一段,作者对北方的雪有什么样的感情,这些感情是怎样抒发的?

这几个思考题能使学生在自学阅读时透过文学去体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我又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感受和见解也得到了尊重,也突出地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第二,适时鼓励,人人参“议”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对同一问题的思维水平必然有高有低,如果教师一概而论,同一标准,统一要求,势必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而后进生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议的环节,老师应在学生中间走动、倾听,要激励、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提出不同想法,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特别是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予适时、适度的鼓励,这样才能发挥小组中每位成员的优势,真正做到人人参“议”,人人受益。

第三,客观评价学习结果,适时引导学习方法

“学—议”虽然是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适当评价及点拨指导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后,认识趋向一致。因此,应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判断,当然,也不能排斥相反的意见。此时就需要老师充当“裁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切不可将模棱两可的认识,甚至将错误的讨论交给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适时引导更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学生开始把握不准,“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的朗读停顿。我就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捕蛇者》中“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句的诵读节奏。学生明白了“地”、“方”和“生”、“日”一样,不是一个完整的词,有别于现代汉语,从而自然断开。

第四,大胆探讨与反思质疑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生成新的想法和要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实现有效的阅读创造,设计个性化练习,像教读《雪》后,谈引发了自己怎样的联想?谈学习收获,这样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思想受到熏陶,而且学会了借写抒情的表达技巧。

总之,“学——议——导——思”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中思考,在议中探究,在导中获得精神的引领和启迪,在思中得到升华,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到尊重,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桎梏,只要我们善于创新,就能打造出富有生命与活力的语文课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