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调查研究
作者: 李卫国摘 要:针对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容、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适应当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改革的大潮,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趋势,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是场地设施、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 体育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50-002
女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于男生,女大学生体育情感比男生丰富,思想上更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心理环境去克服学业的压力。”本人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生活方式,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以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因素等方面所做的调查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建立起符合学校体育目标,具备高校特色,并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活动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一、二年级1000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当面填答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一年级800份,有效问卷787份;二年级发放200份,有效问卷155份;共计收回有效问卷942份,有效回收率为94.2%。
二、结果与分析
1.对体育课现状的认识
由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女大学生对目前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很满意的占21.34%,比较满意的占38.43%,一般的占到了33.76%,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到了6.47%。在调查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率不高,而觉得体育课一般的占到了近1/3,这就需要体育课程进行较为深层次的改革,使其成为学校的亮点。“加强宣传,创建高校良好的体育氛围和体育文化环境,激发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强化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从表2调查中,更为详细地了解到了目前女大学生对体育课不满意的因素,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有近400名学生对此题进行了作答。主要对体育课不满意的几方面因素:第一位的是场地器材和设备因素占到了39.28%,对于学习项目内容因素的占到了31%,其次是教学形式约占25.27%,教学方法、教师因素只占一小部分约为15%。通过这次的调查也体现了当前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以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
从1998年开始,各高校都扩大招生规模,这使得原本就不足的体育活动场地,器材更为缺乏,往往半块篮球场上聚积几十人,当前的体育场地根本不能满足当前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因没有合适场地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很多,这大大挫伤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表3中可以看出,对于学院体育课体育项目内容的安排,学生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认为当前体育课的内容安排比较合理,满意的占11.25%,比较满意的占40.45%,而表现为一般的占到了40.34%,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体育课只能满足学院半数学生的需求,还有近半数的学生需要调动其积极性,体育项目内容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内容的安排也需要更为合理科学。
表4是学生对体育课内容安排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是学生认为学习内容趣味性差的占41.51%,不实用的占20.91%,认为不丰富的占28.88%,不流行的占13.8%,技术性问题约占10%。女大学生对于项目的选择要求主要是表现在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不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体育课的宗旨是健康第一,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教条式的上课模式,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
表5是学生对体育项目选择次数的排序结果,第1名是羽毛球项目71.23%的学生选择了此项运动,选择瑜伽运动的学生有57.54%,排在了第2名,健美操项目选择的学生有50.53%,其它第4-10名分别是游泳、交谊舞、篮球、轮滑、防身术、女子形体和跳绳,而这些项目的选择都在40%以上。由此可见,小球类项目较为受女学生的欢迎,柔韧、韵律类也是学生的主要选择;体育兴趣产生的浓厚程度取决于主体在体育锻炼活动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它与个体的个性差异密切相关,特别是女大学生。
3.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校从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都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更加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让学生真正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3]130”
在对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倾向调查中,认为体育理论课首要了解的是女子体育卫生、锻炼方法占到了64.65%,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有58.28%的学生选择了此项,体育锻炼的意义、特点、原则和方法等有57.54%的学生做出了选择。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女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状态有清晰的认识,以此促进其对健身的需求。增加体育教学对健身及运动知识的讲授,确立正确的体育概念,使女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建立终身体育基础。[4]141”针对以上体育理论知识要进行整体的安排,并进行阶段性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使各阶段性的教学更加有特点、有重点,使学科的知识技能系统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系统很好地结合起来。[5]118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河北省高职院校有近60%的女大学生对现行体育课比较满意。而对现行体育课不满意的学生主要表现在对场地器材的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差等方面的因素。
第二、河北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是比较喜欢体育运动的,女生喜欢力量小对抗性小的项目,如羽毛球、瑜伽、健美操、游泳、交谊舞、轮滑、篮球等。
第三、学校体育课要多开设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项目,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一些不能开设的体育项目。
第四、河北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运动理论和相关知识,不具有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2.建议
第一、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尽量改变学校体育设施的不足现象,使学生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做好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
第二、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引入易学、易行,且适合个人或小群体运动的社会性时尚体育项目,促使时尚项目在校园内的流行,增加女大学生的锻炼参与率。
第三、随着女大学生年龄的增长,对知识、技术的比重应该下降,让学生在相对宽松、活跃的气氛中锻炼身体,注重体育过程的锻炼,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蔡晓金.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分析[J]. 科技文汇.2008.06
[2]高东.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8.6(36)2
[3]陈淑奇.长沙市部分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
[4]高东.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36)2
[5]唐照华,卢文云,刘骏.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一体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
[6]吴素芬.长株潭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50,171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