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凡人小事 开掘作文源泉

作者: 周勇晖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但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提倡学生作文回归到生活的本源,我们提倡学生作文在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中选材,我们也为之付出了几年的努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课题研究带给学生作文的变化,我们也感受到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成长。

关键词:作文回归; 凡人小事; 求真; 求诚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23-001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新课标中有关写作教学这一块,要求学生写作时要“感情真挚”,要能表达自己对社会与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对比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发现本校学生的写作实践现状不容乐观,从课堂习作到平时小作,从作文竞赛到投稿作文,很多学生的作文是无病呻吟或者是假话套话连篇,缺少充满“大气”或“朝气”的文章,与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令人担忧。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分工

“凡人小事”课题是针对学生无病呻吟的写作现状开展的,因此,在伊始,我校课题组就确立了让学生“从细微处着手,循序渐进”这一主体思路,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

课题组结构与任务树状图如下: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部分实绩

其一,转变思想观念,促使认识到位

思想是进步的先导,实验教师对课题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课题在实际课堂上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为了让课题实验中一些新的理念能深入每个实验教师的心灵,成为每个教师理念建构的基础和准绳,课题组根据各备课组的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实验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拓展视野,深入思考。

其二,借助交流平台,实现智慧共享

课题组的成员,常常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场合,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教学研究月”、网上论坛、备课组学科组与课题组的集中例会,这些都是我们的交流平台。在课题研究的指引下,这些交流日显深刻,同时,这些交流又为下一阶段课题组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其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研究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是磨练教师专业水平的大舞台。“关注凡人小事”是生活的,但落实在文章上,它还是课堂的。如何把生活与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课题组实验教师共同应对的难题。为此,课题组进行了详细的布置,从计划到实施过程到最后的有效成果展示,都一一落到实处。

其四,加强师生交流,确保立于实处

“关注凡人小事”课题研究其根本宗旨还是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除了依靠课堂交流外,实验教师充分利用校“浪花文学社”,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和身处的社会。我们还充分利用实践活动,邀请作家名人来给学生讲座。几年来的活动中,我们实验课题始终建立在以“学生为主”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受益。

四、课题研究的收获

1.提升了作文课堂教学的理念

1.1更注重写作前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先有思想、情感而后再形成文字。因此,在学生写作之前,我们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对一些人或事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写作思维的热点,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宣泄自己的情感,形成“生活-观察-思索”,最后出现“真性情”的文章。

1.2更注重激发学生创作情绪。教师的作文课堂教学,常常重视技巧训练,经年累月,往往形成了自己的固有体系,学生的文章形成了一个个固定模式,有迹可循。可是把这些固有的“规则”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往往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作的动力。通过课题研究,我们逐渐重视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让学生脱离这些“清规戒律”,尽量减少“规则”和“技巧”的束缚。

1.3更注重写作材料的开掘。相较其他课程,作文课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课程,它可以从生活的各个层面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作文题目的设置,除了一些老式的,诸如“我的妈妈”、“美丽的校园”等题目以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设置让学生“言之有物”的作文题目。我们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人和事,给出了“最美的爸爸”、“变化”等一系列能够让学生去观察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情绪。

1.4在课题研究的带领下,我校浪花文学社的社刊《晨》也不断结集发行。在众多的学生文章中,我们发现,其中“凡人小事”的文章始终在刊物中占45%左右。

2.改革了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

2.1加强了求真、求诚的作文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能做到“感情真挚”,而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教出“假大空”的文章。这些就是只重视技巧而忽略内容的教学。作文要做到求真、求诚,就要有作文内容。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我们要立足作文课堂,透视广阔生活。

2.2加强了阅读引导作文的教学实践。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厚积而薄发”,这是每个老师的共同认识。课题组除了加强日常阅读要求以外,更要求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通过阅读来引导学生作文,从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以读促写,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课题组成员王敏维老师就在自己的课堂实录中写到这样的教学过程。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和语言的积累,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总体接受专家指导依旧偏少,因此,课题组的一些探索和思考,仅停留在具体的、零碎的举措上,缺乏更高的理论指导,缺少更为系统的、合理的探究。

2.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与应试教学的关系,我们没有完全处理好,集中体现在我们过度讲究了作文内容,在语言指导方面有所欠缺,反映在学生作文上,即学生总体文采提升不够。

参考文献:

[1]沈贵鹏主编.教育田野,知识出版社

[2]王聚元,吴伟昌主编.语文学科新知识应用于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国出版社集团

[3]孙孔懿著.教育失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4]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5]周仁良著.屐痕苔点, 科学普及出版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23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