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高效课堂

作者: 谈振宇

摘 要:在大力倡导课堂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也参与其中,本文以一名物理老师的视角,详细地对我校试行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的要求、内容,以及自己的反思、改进进行了描述,来记录课堂改革的过程。

关键词:“271”高效课堂模式; 有效性; 小组合作; 导学案; 学习时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46-001

一、“271”模式高效课堂的解读

1. “271”高效课堂模式的三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对时间的划分:“2”是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间,“7”是学生学习的时间,可以是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1”是师生反刍过关的时间。

第二个含义是对学生组成的划分:20%是优秀学生,70%是中档学生,10%是后进学生。

第三个含义是对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2.“271”高效课堂模式的要求

2.1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组成一个个小组,每组六人为宜,选择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再由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培训,并建立起每个小组的评价体制。

2.2编好导学案,每个教师要提前对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271”模式高效课堂的尝试

由于是学校规定了高效课堂的模式要求,所以老师们就在平时的课堂上开始了尝试,开始尝试是艰难的,会经常将传统的课堂模式与之相比较,发现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下面就以一位老师的《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为例来了解初期的物理高效课堂。

上课开始后,老师先给了四分钟让学生讨论各组的问题。然后是“合作、探究、展示”环节,由一组学生上讲台演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边说边演示。接着各小组给烧杯中少许冰块加热,观察水有哪些状态,并观察其在不同状态下形状、体积的特点,再由一个小组展示说明。最后每个学生都要练习使用温度计去测一杯水的温度。

三、“271”模式高效课堂的反思

听完这一节课,我感觉这不像是一节物理课,老师有力无处使。课堂上应该精彩的地方没有展现出来,学生很多地方根本就不理解是为什么,只要在书上或资料上找到答案就可以了。

所以这节课给我的印象是课堂上热热闹闹,师生互动非常好,但始终觉得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很多物理知识。

就物理这门学科而言,“271”高效课堂模式有很多要反思的地方:

1.学生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较少。“271”模式高效课堂主要是让学生课堂上动起来、说出来,老师的时间只占20%,但这一点正是让很多老师无法适应的,很多老师反映课堂上是让学生说,但他说的不对或不清楚,老师又要重新来解释,这不就耽误很多时间吗?明明学生可以直接听老师的讲解就能掌握的,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走弯路?

2.学生学习负担的加重。因为必须要有导学案,而且还要提前下发,学生要预习,以及课后的习题训练,所以学生学习的时间延长,这肯定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如果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来达到高效的目的,并非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四、“271”模式高效课堂带来的变化

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由于学生发言、展示的机会增加,小组的评价体制的完善,由原来的老师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变成学生想说就说,由学生被动的发言变成主动的发言,这种转变使得课堂从来就不乏学生的参与,只是我们如何使得表面上的热闹慢慢地深入到对知识的渴求、碰撞。

给了后进生很大的机会。传统课堂上后进生总是在看着好学生进行表演,而自己无法融入进去,这也是传统课堂一个很大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而“271”模式高效课堂则给了他们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看到“271”模式高效课堂的局限和它带来的变化以后,我在下一学年的应用过程中做了一些调整,目的是既能体现课堂的高效,又能突出物理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同时也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五、“271”模式高效课堂的调整

1.取消了课前预习。在我看来有两点好处:一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预习上;二是增加了课堂精彩的程度,学生如果认真的预习,也就知道了课堂的内容,老师的预设与生成就失去了作用,学生没有了新鲜感和好奇心,而这也是我认为课堂精彩的一部分。

2.取消一开始的学生讨论时间。在我看来每次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总是白白的浪费掉了,于是将讨论的时间适时地安排在问题提出之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讨论,达到课堂的高效。

3.减少导学案的内容。之前的导学案有固定的几个环节,几乎所有的环节学生都需要动笔去写,课前、课堂、课后都需要花时间,课堂上如果学生从头写到尾,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加大了作业量。导学案量减少后,就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指向,保留了最精华的环节。

4.调整老师讲授的时间。老师讲授的时间要根据情况而定,讲授新课时老师讲的要更多一些,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和方法。而习题课和复习课则是学生展示得更多,学生已经有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概念,能够说的自然也就多了。

除了以上调整以外,我仍旧保留了“271”模式高效课堂的优势与精髓,认真精编导学案、利用小组合作与评价,这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使得学生都能在一种很好的氛围中去学习、竞争、成长。

任何教学模式或是课堂改革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弊端,这是改革之路必须要面对的,我们既要看到它的优点,也要发现它的缺点,但不能仅仅是指责、批评、挑毛病,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保存优势的情况下对它进行改良、研究,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科的特殊性需要,适应不同学校、不同老师、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教师更好地去驾驭它,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趣、高效。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