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的新目标——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者: 祝红军摘 要:创新精神是创造激情,想象能力和科学精神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的发展来自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体育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有特殊作用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10-001
一、警惕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封杀
江泽民曾经一再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然而,有些体育教师由于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封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体育老师高度重视的问题。何谓封杀?“封”就是不让你表现出来,活活把你“憋死”。这是体育教学中的主要表现,丝毫不给学生任何创新的空间。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备忘录”
1.关键是要事先搞好教学设计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在备课中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哪些教材是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媒介?因为我们并不是要求在所有的体育教材教学中,都要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许多基本技术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可以创新,但技术本身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可创新的。他们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和掌握这些技术,不太可能去创造什么新的运动技术。所以,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好创新媒介。这些媒介主要有:
1.1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最富于变化的。一般可规定内容、规则和评定胜负的标准即可,游戏方法启发学生去创造。例如:架桥过河游戏:每队给两块长30cm宽10cm的木板,让学生踩着木板渡过15米宽的河(场地上划两条标志线代替)。规则是:脚只能踩着木板过“河”,不得踩地,踩地就表示掉进河里,游戏退回到“岸边”从头开始。传统方法是,要求学生两块木板必须对接好,对接好后站到前一块木板上,转身取后一块木板再向前接。传统方法一切都规定得死死的,就等哪一队快。如果对架桥的方法不作规定,交给学生去创造,只要踩着木板过去,桥怎么架都可以。
1.2发展素质练习方法:体育锻炼方法手段各种各样,同一目标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手段来实现,同一方法手段稍加变化又可实现不同目标。就以发展上肢力量来说,既可以采用引体向上,也可采用俯卧撑、杠铃等等。而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的练习方法也是千变万化。当然发展上肢不同肌肉的不同力量,练习强度、量又会有很多变化,完全可以启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练习方法。
1.3即兴表演:即兴表演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让学生做一个双脚离地的动作造型,要求造型美观稳定,学生可以坐在地上举起双腿,可以做肩肘倒立,头手倒立等造型等等。
2.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学生在沉闷压抑的教学氛围中是不可能有什么创造的,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心理才会放松,思想才能真正放开,因而才有可能主动积极进行创造性学习。这就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必然感到紧张、压抑、生怕说错话做错事,所以也就不可能进行什么创造。
3.要留给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仍以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鸟飞为例:有一位高明的体育老师,在课结束前布置下一次任务:下次课学鸟飞,要求学生通过请教他人等形式了解各种鸟飞行姿势及飞行过程,并提出自己模仿鸟的飞行姿势最好与别人的不一样。下次课上表演时,让小朋友模仿各种鸟的不同飞行。有的学麻雀飞;有的学燕子飞;还有一位小朋友上体前倾,两手拍着屁股满场跑,独树一帜,特别引人注目。老师问他学的是什么鸟的飞法?他出人意外地回答说:学老母鸡飞。别的同学说老母鸡不会飞,学老母鸡飞的小朋友说他家的老母鸡就会飞,可以从地上飞到桌上吃东西,只是飞不高就是了。有些小朋友反驳说,就算老母鸡会飞,鸡也不是鸟啊!学老母鸡飞的小朋友不服气,问老师:老母鸡算不算鸟?老师当时没有直接回答,反过来问全班同学:老母鸡算不算鸟?结果多数人说不算,只有少数几个人小声说可以算。老师布置这个作业——让他们放学回家去考考爸爸妈妈。下次课告诉老师答案。下次上课时,老师问同学:到底鸡算不算鸟?结果还是有说算的有说不算的。于是这位老师就给同学讲了一个山鸡怎样被驯养成家鸡的故事,而且还告诉同学们“鸡”的写法。然后再问同学们:“鸡算不算鸟”?结果全班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算!由此可见我们的这位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课的设计方面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
4.要给学生创新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创造精神需要老师去精心的培养,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应当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给予创新方法的指导。尤其对中小学生来说更加需要。例如:在体育教育训练中,改变动作数量顺序路线、改变运动比赛规则、场地的放大与缩小、器材的改造与活用等。
5.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一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独出心裁;一个是有新的价值。学生学习创新不可能都是成功的,独出心裁也许还比较容易做到,有新的价值却比较难。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即使是失败,对其精神也要进行表扬。杨振宁先生在介绍他的导师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时说: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新的想法,其中九个半是错误的,但他在每天半个对的新想法积累起来,使泰勒获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