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体育课的有效教学
作者: 储小雷摘 要:要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必须在“教学”上下功夫。学生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体育知识、提高技能呢?重点是学生在体育课上有效的学。
关键词:体育; 有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60-001
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凡是有责任心、上进心的老师都会认真研究、解读新课程标准。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体育老师,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但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练习情况,而忽视学生学习的效率问题。学生的技术掌握了吗?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吗?生理、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吗?等等问题在体育课堂上是不是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就是我想谈谈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原因。
教师的课前准备
第一,确定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教材上提供的教学内容很多,我们应当根据地理位置、学校场地器材等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要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和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第二,制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的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选择教学方法。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效果也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才能有效。
第四,了解所教学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体育教师应该对所教各班不同性别学生的人数、身体素质、特长以及特殊体质等情况有充分了解,才能在组织教学中合理分组,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一,教师的组织。首先,抓住课的开始部分。此环节是学生对本节课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通过教师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注重课的过程。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课的内容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学生随着学习内容的层层递进,兴趣越来越浓,认知、技能很快就会掌握,体能也因学生充分练习得到提高。最后,强化小结。一个精彩的小结,不仅是学生对这节课兴趣的延伸,甚至可能使学生爱上这项运动。
第二,教师的语言。体育教学强调精讲多练。无论是动作技术的讲解,还是游戏、比赛的组织,队伍的调动都需要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提高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规范、生动流畅、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让学生在听清、听懂的基础上多练。
第三,教师的能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的世界自由驰骋。体育实践课一般在一个较广阔的空间上课,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事件的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能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这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调控能力;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即时信息的反馈能力,学生在学练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引发新的学习,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教师还应具有评价指引能力,在体育课堂上学习任何技术都会经历失败、挫折,只有通过多次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动作技术,因此学生在经历失败、挫折的同时,教师及时表扬学生任何一点进步,都是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呢?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
第四,教师的指导。教师可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进行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指导,教师特别注意做好示范,与学生一起练习,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掌握动作技术;对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动眼,提高观察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动脑,学会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动口,提高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动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逐步学会学习。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孩子的个性较强,合作意识和能力较差,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比较开放的一门课程,因此体育课应当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承认,其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张扬个性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感到学有信心;合作学习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和谐中进取的境界。
体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四肢发达”的学生,体育课堂不仅要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德智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技术技能学习,还是游戏、比赛,都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不断尝试,找到最佳方式,以取得最佳成绩。
总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上有序组织,适时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学生才能获得最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崔允 .有效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