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作者: 陆俊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体校数学素质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的几个原则,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特性,创设情境教学的可尝试的主要方式,并通过案例展示分析,揭示了中学数学素质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创设;情境;原则;特性;方式;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316(2011)5-042-001

怎样提高体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体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将“重体轻文”向“文体并重”转轨,怎样变单纯的“知识输入”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如何提高体校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体校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富有情境的气氛,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它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求知的课堂效果,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现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谈谈情境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建立情境教学的准则

建立情境教学的方法很多,在体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必须做到科学、适度、适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要有适当难度,但须在学生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曲高和寡。

2.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专为少数人设置。

3.要简洁明了,有针对性,表达清晰,不要概念太多,混淆学生思维方式。

4.要抓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到好处,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点。

5.教师要做到提问少而精,以免使学生质疑多。

二、重视建立情境教学的特点

1.激发主动性

教育本身就应以学生为本。尤其在体校,服务于这样一群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强大可塑性的学生主体,教师决不可过于主观的以知识的讲授替代学生主体的活动。情境教学就是将学生的主动参与,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并去感受、主动探索知识。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

案例:在某市购物,甲商店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店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打九折销售。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店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对于这个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们十分感兴趣,连平时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这样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启发。所以,课堂上不论是提问或是幽默,都应考虑设计的启发陛,体校学生个性好强,喜好争论,这正是课堂隋境创设所需要的氛围。

2.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往往会很形象,只有教师自身感受真切,才能带领学生渐人佳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建立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所谓建立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上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是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建立认知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剧烈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建立问题情境应注意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

3.着眼发展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严密的学科,正由于这一点令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对其缺乏学习热情。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教师应该以简化的形式、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取并理解新的知识。

4.教育的渗透性

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懂得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历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对于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热爱科学的风气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案例:圆周率π是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最初一些文明古国均取,π=3,如我国《周髀算经》就说“径一周三”,后人称之为“古率”。后来人们利用经验对数据π修正。

5.贯穿实践性

教师在情境教学应注重“情感”,提倡“学以致用”,充分做到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案例:“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就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办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角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概念,还具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有关平行线的性质。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固着点”,但由于它们与“多边形内角和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想到要对多边形进行切割,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创设情境:首先,在回顾三角形内角和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长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四角之和与三角形内角和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四边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任意四边形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在四边形内部画一些三角形”(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与四边形的四个角有何关系),最后再推广得出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通过这次讨论,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可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虽有强弱,但我们教师更应该多培养多点拨多激励,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合理应用建立情境教学的方式,充分重视“情境教学”在体校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建立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忘经常建立数学情境,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关系和谐,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业,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