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存在主义看今天的高中师生关系
作者: 奚海燕摘要:存在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重视教师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自由选择,倡导“你——我”对话式的师生关系。作为当今一代的新高中教师,我们致力于创新,我们要树立平等的新型师生观;确立师生主观性共存的意识;建立对话式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存在主义;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58-001
一、存在主义教育观
1.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ism),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它以研究人的哲学为标榜。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它企图通过强调个人的存在来否认社会与外力对人的制约,追寻自我,反对“异化”。因而,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影响不仅仅限于哲学领域,还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伦理、宗教、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影响也不可轻视。
2.存在主义教育观
存在主义教育观提出:
2.1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2.2使学生养成正确地对待生活的态度,培养他们具备真实、敢于选择和决定、责任感等品质。
2.3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把学生当作一个人而不是物来对待,同时又要维护自己的主观性,使自己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来行动。
2.4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把知识“提供”给学生,其中不能包含任何强制的成分。
2.5根据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选择而不是模仿和服从的地位。学习的出发点不是知识或道德规则,而是存在的个人。
2.6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决不是现成的知识和道德规则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从个人的角度积极地辨别和检验它们的价值及其对个人生活的意义。
二、当下的80后教师
作为80后,我们曾经被人们认为是垮掉的一代。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我们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许多人到了成年仍然不能脱离父母的照顾,在心理承受能力上也不如我们的父辈们。但是,自从踏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后,我发现我们80后的一代新教师并没有如社会上所评价的那般。我们也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甚至可以说,我们的进取心比我们的老前辈更强,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凡事都要最好”的观念。进入社会后,我们又是第一代要自主择业的大学生。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我们必须前进,过五关斩六将,进而获得一席之位。当上老师后,我们面对的是更多的压力。作为新人,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多欠缺,面对学生时会怯场。我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进修,希望能够尽快获得晋级。得到学校和同事的认可。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自己通过努力来解决。
三、当下的90后学生
90后学生已经成为高中生主流,他们完全符合“新新人类”的称号。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已有显著成效的时段,所以物质上的享受更高,而精神上的空虚也更明显。高中生又是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年龄段,他们更加的叛逆,让人琢磨不透。在现在的学生中,厌学、逃学的现象越来越多;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已成气候。90后张扬,也自信。他们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大男孩儿和大女孩儿,有时成熟到让你都不自信,有时幼稚到让你都不相信。他们大声笑,笑得百花灿烂;他们大声哭,哭得天地动色;敢于挑战,仿佛天下无敌;却又胆小如鼠,连“对不起”都说不出口。看到他们,我们无限感慨,90后的高中生带给了我们80后老师无尽的思考。
四、以存在主义改变已经存在的
面对这样一代学生,我们老师该怎么办?现代社会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独子居多。他们的思维固有模式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主动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因此,要想处理好当代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应该以存在主义改变已经存在的。
首先是教师自身先进行调整,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
1.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读书,成绩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应该识别学生的长处,培养和保护学生具有的一切有力力量,使其和潴发展。
2.维护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其个性应得到尊重。他学习知识、道德规则只是为了个人的存在,不能因受到知识、道德规则的改造而泯灭了他自己的个性。
3.建立“我—你”的师生关系。爱学生,营造快乐的气氛,达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进行“面对面”与“心对心”的沟通。相互包容,使师生双方都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只有自己心态是平和的,才能有余力去影响别人。
4.我们在年龄上比学生大了十岁,意味着我们多经历了十年风雨岁月,所以我们比他们更了解什么是学习。我们要以丰富的知识去感染学生。他们想知道的不仅仅是课本上那些呆板的文字,他们想要的还要更多,那么我们何不如就倚老卖老一下呢。
其次是给家长提建议。我们的学生从小在家里是“一呼百应”,一旦在校内或社会上碰到不顺心的事,他们就无法承受,从而导致他们的抗压力能力下降。我认为现在学生之所以会有这许许多多的毛病存在,与家长的过分溺爱是有绝对联系的。所以,要想教育好学生,我们教师就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不能因为害怕风雨的摧残,就用玻璃罩把花朵罩住,让孩子从心理上摆脱对家长的依赖。进而成熟起来,这是家长应该也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第三是促使学生自身改变。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即使上面的建议我们教师和家长都积极去做了,如果学生不领情的话,那也是白白浪费我们的感情。因此,学生的改变是个重要环节。他们也有理想,也有抱负,但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远大的理想过于遥远,伟大的承诺过于雄伟,不如放弃。我们只要从学生的身边做起,引导他们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告诉他们不要想着去改变,只要在临睡前感受,日复一日,他们终会改变。
五、总结
90后的学生和80后的老师这不是矛盾的双方,而是一对共生体。当今的师生关系需要的是双方的相互理解,而存在主义教育观就提供了我们如何彼此理解的好方法。存在即是道理,不是谁强迫谁,而是我们共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