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作用
作者: 张敬棉摘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科时,应该与时俱进,多角度、多方向、多思路,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这样才会使物理学真正地为科技生产服务。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技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64-001
一、如何引导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力、热、声、光、电、磁、原子物理等很多领域。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不但许多高新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电脑、人造卫星、核技术等都是在物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也都有物理学的身影,物理学不仅是科技的基础,还是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朋友,所以我们学好物理,用好物理,这些都需要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
二、学生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学
1.重视物理的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一门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揭示现象本质的学科。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科学的实验,并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有价值的东西,才会了解现象的本质,并将其转化为生产。教师应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通过物理实验推理总结出物理理论。同时,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应指导培养学生良好观察的能力,只有在正确的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获得正确的数据,并总结出理论。
2.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学习物理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着自身的学习方法,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
2.1物理在中学学习中归于理科学习,理科课程主要有大量的计算,但物理并不像数学一样需要大量的数字计算,它的逻辑性非常强,联系实际非常强。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大量的物理现象和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去主动解释这些物理现象和问题。如讲到做功时,可以引导学生汽车为什么“会跑”?它是由汽油燃烧产生热能,热能转化为动能带动机械装置,这样汽车就会“跑”了。汽车的轮胎为什么会有花纹?它是利用了物理摩擦力的原理,等等生活中充满力物理学现象,这样学生就会充满兴趣地去学习物理变化的过程和原理。在物理联系实际中,我们不要过多地强调物理的技术细节,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物理现象和原理;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体验。
2.2上课时,要让学生做好笔记。做笔记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可以针对性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疑点。学生的笔记力求言简意赅,不要全抄老师的板书,也不要老师讲的话一字不落地记录,应记要点、难点、疑点,以便课下提问有针对性,复习时省去大量无谓的时间。教师在讲解时物理概念和原理要清楚准确,要突出重点、分解难点,讲课要生动,深入浅出具有吸引力。
2.3学生要学好物理课,还要提前预习。物理并不只是简单的计算,它有大量的文字描述来阐述物理原理和现象,这就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时,仔细读解课本,逐字阅读,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划出重点和疑点,在上课时重点注意,这样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教师在每次新课讲解之前,可以对学生预习工作进行提示,如预留问题、点出重点,这样学生在预习时也会有针对性,为学生深入学习剩下大量时间,并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预习功课。
2.4物理学中的公式、定律法则、物理单位、概念、原理非常多,而且有的很相似,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总结归纳能力就会一团糟,既浪费了时间,效率又不高。教师在教学中,每次课后要进行总结,每周要进行小结归纳,学期末要详细汇总。归纳总结时,可以用制表法,画图法等不同方法。记忆是遗忘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随时记忆,运用不同的记忆方法记住公式和概念,使原本死板的知识以图片和影像的形式再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把大量的物理知识记在脑海中,这样解决物理问题,可以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学科的发展是靠创新意识来推动的,所以创新思维在学习物理中非常重要。如何才能提高创新意识呢?
3.1在学生学习物理学原理时,要点到为止,不要约束学生的思维提出过多的框架约束住学生的思维。可以给学生多留问题或命题,让学生找资料去阅读、自学,培养学生查资料,看工具书,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记录,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培养独立思维,开发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3.2开放式思维,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中国传统式教学,容易形成唯一答案,只有一种解题思路,这样就会约束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不同的解决途径,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探索新方向的能力,求异创新,从复杂中寻求简便解答,从常规解法中寻求新解,这样不但使学生增强了解题能力,还会培养学生学习方面的广阔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角度。
3.3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原理和公式都是固定的,而考试和现实是复杂多变的。简单的记忆公理和公式,以及概念,机械地套用例题解答,都无法应对多变的考试和瞬息万变的现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考题,联系实际生活。现在的考试题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接,如果固定解题思路就会束手无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找到问题的本质,同时还要在出题练习时,提出不同的多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经常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才会在今后的考试,以及未来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多变的条件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科时,应该与时俱进,多角度、多方向、多思路,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这样才会使物理学真正的为科技生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