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园交互式”园本研修的实践

作者: 柯长瑜 何丹

摘要:温州市第四幼儿园是温州市首个幼儿城乡教育集团,园以“首席执行制”、“分层分类合作制”、“园区特色制”等为基本策略的“联园交互式”园本研修模式,实现了各园区之间的联动,对全体教师实施“全员培训、分层要求、分类推进”,从内容到形式上一起共享。相互观摩,互提建议,从而实现“和而不同”,共同促进幼儿园整体发展。

关键词:联园交互式;首席执行制;分层分类合作制;园区特色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94-002

集团化办园以来,虽然幼儿园“合并”了,但各园区的园本研修往往“各自为政”,2009年我园结合幼儿园实际申报了《集团幼儿园“条块式”园本研修的实践研究》,并在省里立项。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摸索,对五个园区全体教师实施“全员培训、分层要求、分类推进”,做到各园区间联动,从内容到形式一起共享,逐渐构建起“联园交互式”集团幼儿园园本研修模式,共同促进幼儿园的整体发展,从而实现从“合”而不同到“和”而不同的根本性转变。

“联园交互式”园本研修:指有统一规划,有统一思路引领,有专人负责,各园区既联动合作,又能结合各园区特色的分层分类交互式的一种园本研修模式。

一、首席执行制——从“点面二维”到“多维整合”

“首席执行制”,是指“联园交互式”园本研修背景下,在集团园、各个园区、各个教研组等,以月为单位,自愿或推荐特长教师担任一次研修活动的“首席”,采用合适研修方式轮流主持我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它区别于以往由教研组长一人组织和主持的“以点带面”的二维单向动式园本教研活动,是对园本教研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进行创新的一次尝试,在不同主题和形式的研修模式中,既有面上的研修,又有点上的研修;既有条上的研修,又有块上的研修,是原有的研修形式更合理地进行交融、渗透、提升的点、面、条、块“多维整合”的研修模式。

1.“首席执行制”园本研修组织机构

为确保“首席执行制”的有效执行,集团园形成了四级研修协同推进,立体网络全方位保障的园本研修管理机制。

一级:园长室、教科室。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是园本研修管理机制的制定者、领导者,教科室主任在园长的领导下,全面指定园本研修的计划,讨论各园区研修特色,举办各种形式的园本教研、园本培训工作。

二级:各园区学习组(学习共同体)。我园集团下共5个园区,各园区都有相对独立的教研管理网路。在总园教科室制定的园本研修计划下,每园区根据园区课程特色或园区文化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以保障园本研修的顺利进行。集团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师教学水平或不同课题,分成骨干学习组、新教师学习组、结对学习组及课题组,每个学习组都有专人负责。

三级:教研组。教研组是幼儿园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载体之一。各园区成立特色教研组,如科学实践组、健康保健组、语言阅读组、美术探索组、本土文化组、保育工作组等,按照三个年龄段和教师上下午轮班形式分批举行。

四级:教师(同伴)。教师是园本研修的行动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教研活动始于教师,也终于教师,每个教师通过自学、他学,相互汲取,同伴互助。

在四级研训协同推进的同时,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以督促和领导研修运行,形成“整体建构一分层推进~综合评价”的集团研修管理模式一“首席执行制”。

2.“首席执行制”园本研修组织策略

研修层次:“首席执行制”下的研修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由幼儿园牵头的活动称“总园本”,一学期2次,1次“实践类活动”;1次“理论类”活动。各园区牵头的活动称“分园本”,一月1次。教研组长牵头的活动称“小园本”,每周1次。每个层级的活动按要求确定“首席教师”。

首席类型:首席的确定不以专业水平为唯一标准。根据活动组织形式和目标、任务的不同,首席的类型各不相同。

巡导首席。集团园根据五个园区的课程特色和园区师资实际,不定期确定其中一园区优质资源的推广性研修。集团园为了园区特色的有效推广而从该园区选拔,进行跨园区研修巡导制管理的首席,即为巡导首席。巡导首席和各园区首席共同根据具体隋况作出明确的帮扶计划,进行首席、骨干、新教师的分层指导,实现共同发展。

主持首席。在“竞赛式”研修活动中,首席以活动“主持人”的身份全程参与集团园对该活动的总体策划,确定研修主题,指导各园区分别以各种形式开展,最后集中竞赛的。

讲师首席。在“辐射式”研修活动中,名师担任首席,以巡回讲师的角色,到各园区开展培训,实现优质资源的辐射。

平行首席。在“探讨式”研修活动中,各园区推选园区首席,组织引领各自园区教师,参与到各园区间的相互交流中来。

轮流首席。各个学习组开展的“轮流式”研修活动中,小组成员轮流承担首席的角色,分别牵头开展研修。

全员首席。以新教师为主的“研究式”,同一起点、同一目标、同一研修内容。所有参与的新教师因其热情、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研修中平等对话,互相碰撞,形成“全员首席”的积极局面。

师徒首席。在以老带新结对为主的“沙龙式”,以师傅指导为主的研修活动,师傅为首席;以徒弟请教为主的研修活动,徒弟亦可担任首席。

多层次多类型的“首席执行制”,形成人文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组织策略。

3.“首席执行制”园本研修管理模式

在“联园交互式”园本研修管理中,我们借助各园区特色和骨干教师特长资源,“群策群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尝试在园内推行研修“首席执行”机制。

4.“首席执行制”的评价和保障机制

现在我们改变原有的评价机制,实行“统一管理”,跨出园区进行对比。建立完善的“联园交互式”园本研修评价机制。评价有针对园区、教科室、教研组长、教师个人等四个层面。也有针对活动、内容、过程、成果、个人表现的评价。如:“教研大比拼”、“年度最佳教研组长”、“温四幼十星教师”、“品牌教研组评比”、“园区特色教研活动评比”、“分类合作式”听课评课等。

二、分层分类合作制——从“层层合作”到“次次合作”

“分层分类合作制”是指以幼儿园、各园区、各教研组、各园区之间,以及各教师之间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分层合作、分类学习和互动的一种园本研修模式。它分:总园本、分园本、小园本,又有园区间的“联片园本”,甚至还有与其他幼儿园进行的“联园园本”。(如图)

“联园交互式”园本研修的实践0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园分层分类合作制中提炼出许多优秀的形式:多形式课例研讨、教师阅读节、名师工作室、网状式课题管理、专题式辩论、知识竞赛型园本教研、休闲式沙龙、漫谈吧、“导航杯”优质课评比、QQ散讲吧等。

三、园区特色制——从“特色提炼”到“文化形成”

园区特色制是指:根据我园的五个园区(分别位于温州的市中

心、城乡交界和乡村)地理位置的“特殊化”、园区课程的“特色化”,教师能力的“特长化”,采用切实有效的,符合园区个性、特色的园本研修模式。

“园区特色”的形成主要通过:新《纲要》中提炼主题,联系实践生成主题,结合地方特色、园区特色确定主题,针对园本研修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炼主题等。如:

府前园区园区位于市中心,教学楼纵横交错,活动室数量居全园之首,家长资源条件优越,我们创“科学特色”,具体内容如:“魔术学习模式”在大班科学活动中的实践;“做中学”古今中外科学实验,探究幼儿园中班科学区角等。

百好园区绿意盎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浓厚,我们创“语言特色”,具体内容如:“在家园共育中构建亲子阅读范式”、“如何选择‘价廉物美’的绘本阅读书籍”等。

上田园区横向面积较大,活动场地“辽阔”,阳光充足、于是我们创“健康特色”。具体内容如:“在区域中开展自制体育玩具的研究”、“野外拓展营”等。

得月园区坐落在市中心小南门得月花园内,“镶嵌”在高档小区之间,“萦绕”在闹中取静之处。我们特创“美术特色”,具体内容如:“创意手指点画实践的探索”等。

藤桥分园位于鹿城区藤桥镇,依山傍水、青青竹林、鸟语花香、精彩田园,于是我们在此创“农村特色”,具体内容如:“农家乐”特色活动内容、亲亲自然游戏等。

四、我们的思考

1.以因本研修为栽体的教师专业发展

我园以“联园交互式”为突破口开展园本研修,研修模式突出特色性、针对性、多样性、合作性。研修中骨干教师是首席,青年教师是参与者,通过结对合作,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形成全园互动式的研究文化,组成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整个幼儿园和各园区都处于一种研究的氛围中,大家在研究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断思考、深入、精益求精,每一项工作都可以在研究中获得可持续的深入与优化。

2.结合实际,有所侧重,分批创建园区特色

五个园区五种特色在同一时间内创设,这样大大削弱了幼儿园整体实力,有些特色很难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实、做精,专家的引领力度也难以跟上,是否确定每学期的特色研究重点,有所侧重,逐个突破,最终达到全园发展。

3.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全园和谐发展

研修中,每一个园区都有各自的任务,不会孤立,大家相互了解。通过各园区间的竞争让所有老师进步,促进领导、教研组长、教师去思考,最终才能促进全园和谐进步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