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作者: 陈媛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确能对学生学习效率产生影响这一论点,继而从动机、态度、兴趣三方面逐一论述。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动机; 态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22-001

一、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首先,学习的动机是认知内驱力,即人对获得知识本身的愿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人类生来就有求知的需要。其次,学习动机也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再次,来自外界的称赞(老师、父母、同学),也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是一个不易掌握的部分,这主要是中英文之间的差异所致。我在教虚拟语气的语法课时就尝试运用了动机这一“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虚拟条件句就是对现实条件的一种虚拟假设,所假设的条件一般不符合事实或与事实相反或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根据时间的不同,虚拟条件句可分为三种,即与现在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及与将来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结构如下面的图表:

在中文教学中是没有虚拟语气的,更何况是在条件状语从句中,学生不易理解语气的虚拟。他们熟悉的是if 引导的真实条件句:

①主语+情态动词+动词原形

If+主语+一般现在时,②主语+will+动词原形

③祈使句

我在上这节语法课的前几天就为这节课埋下了伏笔。利用每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给学生出两句中文翻译英文的句子,当然这些句子都要用到虚拟语气。如:1.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2.如果我是你,现在我就会更加地努力学习。学生们翻译为:1.If I am a bird, I will fly freely in the sky.2.If I am you, I work harder now.而正确的翻译为:1.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 freely in the sky.2.If I were you, I would work harder now.我及时纠正了他们的错误。

我告诉学生这是英语中特有的虚拟条件句,和我们以往所学的真实条件句不同。学生们对这种句型很好奇也很感兴趣,课后纷纷查阅相关的语法书,并主动提前自学起来,并向我询问自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到我再出这样的翻译句子时,那些提前自学的学生就能较正确地将此类句子翻译出来,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高度的评价。从他们的脸上我能看到兴奋,看到了自信和自豪。在他们的带动下全班投入到虚拟语气的学习中。

二、学习态度对学习保持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采取了如下措施:每天让学生在英语作业本上写五句英文句子,内容不限、长短不限。可以模仿书上的句子,也可以自编。开始一阶段学生写的句子都很简单。如:I like reading books every evening. My hobby is swimming.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after school.甚至错误百出。我从来不批评他们,而是在帮他们订正错误的同时,发现中间的闪光点给予高度的评价,在全班表扬每位坚持每天写句子的同学,并选出好句让学生读给大家听。由于每天布置写的量不大,学生们渐渐地养成了写句子的习惯,他们所写的句子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漂亮,在他们的句中常常能看到that, who, which, when, why, where等引导的定语从句;that 引导的同位语从句;though, so that, even if, as if ,no matter how 等引导的状语从句;还有非谓语动词和独立主格。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训练,学生不但不反感写句子,还养成了每天写句子的习惯,学习态度越来越认真。接下来让他们写一些60字左右的小文章,他们一点也不抵触,很轻松地接受了,作文的质量也不断提高。这种一开始降低难度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学习态度这一“非智力因素”的确提高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效率。

三、兴趣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兴趣通常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我尝试了以下的方法:我先把常用的谚语总结在纸上,然后让学生自选其中的一个谚语作为正确答案编一个单选题,每节英语课前请两位学生将自编的单选题抄在黑板上,上课时利用三四分钟的时间请出题的学生当临时老师,指挥全班同学找出答案。例如其中有一题:

Last term I always got up early and studied hard every day, as a result I passed the final exam. _______

A.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B. No pains, no gains.

C.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D. 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出题的同学认为答案是No pains, no gains.有些学生认为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也可以,还有的学生认为由于题出得不严谨,才会产生出两个答案。这一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很快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因为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对此活动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认真准备,两个月后,他们不但掌握了所有的谚语,还学会了一些出题的技巧、解题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曹荣苏.2006.中学生英语语法教程,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22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