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话题作文

作者: 李昊

摘 要:话题作文是近些年来运用得特别多的作文设计样式,它以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现在中考、高考作文也多是话题作文。本文就如何写好话题作文,从审题、立意等三个大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话题作文; 审题; 立意; 宽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39-001

话题作文是近些年来运用得特别多的作文设计样式,它以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现在高考作文也多是话题作文。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把握特点,强调审题

话题作文知识提供了一个话题,规定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命题者常用“请以材料中寓意或某个人的话为话题”等方式作为作文的要求,比一般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写作上的自由度要大得多。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仅仅是诱发考生写作思维的例子,以期激活考生的瞬间感觉,起提示的作用,而不像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明确这一点,对写好话题作文是很重要的。

话题作文的要求虽然宽松,淡化审题,但并非不要审题。

“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有了题目,才能进行立意、选材,才能确定作文的中心和写作方法等等。常言道:“文题善,佳篇成一半”。有了一个好题目,就好像有了开启灵感之门的钥匙。如,江苏省镇江市以“环境”为话题的作文,学生拟出了《不要让母亲河流泪》《都是风沙惹的祸》等题目,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能调动阅卷教师的阅读积极性。

“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话题作文怎样选择体裁,要根据作文的“提示语”和要求来考虑。如果需要通过自己忆、记、闻,或涉及写人物、事件、景物、场面时,一般应选择记叙文。一般来说,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擅长推理、逻辑思维强的同学可以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发挥想象的同学可以选写记叙文或小小说、童话等。

如果以为话题作文可以毫无限制、绝对自由,那就错了。不管写什么内容,都必须自觉地把它置于规定的范围之中,套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就是戴着镣铐跳舞。所以考生写作时要认真阅读材料,吃透材料,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把握材料要点及含义。如果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明白材料的“导引”作用,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以2001年高考作文为例,“诚信”这个话题的设计比较巧妙,对这一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考生们有“话”可说。只要围绕“诚信”这个话题,写个人与话题相类似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就可以纵横驰骋、尽情发挥了。但有的考生却以主要篇幅扩写或续写年轻人过河的故事,或对“诚信”的重要性泛泛而谈,显然与话题作文的写法和要求不符,所以即使是要求宽松的话题作文,审题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确立主旨,注重立意

立意,即确立写作的主旨。主旨之于文章,就如人的灵魂、军队的统帅,又是表述的“龙头”,“龙头”的摆向决定了“龙身”与“龙尾”的移动,因此主旨的有无与高下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主旨要明确,忌头绪纷繁枝蔓横生,什么都想说,结果什么也说不清楚。

立意要深,主旨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分析上,应该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如以“火”为话题的作文,一些思维能力较差的同学,或者只罗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火,对其认识价值只字不提;或者写生活中一个救火的故事,显得幼稚;或者指出火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引发的灾难,失之肤浅。而有些同学,或能以火的狂野、自由不羁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或从普鲁米修斯盗火种说起,引发对火的礼赞;或从火平凡而被忽视,引出对生活的见解等,纵横古今,挥洒自如,思路开阔,联想丰富。

立意要新,不落窠臼,有创新意识。道人所不道,达人所不达。可以从反向思维立意,对已成定论的观点和见解、格言、成语等生疑质疑,反弹琵琶,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中求深。

例如,2002年江苏南通市中考作文是以“合作”为题写一篇表达自己真切体验的作文。一位考生写的是上级领导来校检查,班主任要求同学配合老师,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结果,凡是老师预先准备的内容,同学们都能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排练的内容却答不出,领导很不满意。当领导问大家是怎样对待合作这个问题时,这位考生写道:我心一横,反正豁出去了。我们不需要如此千篇一律的回答,不需要如此天衣无缝的合作。合作本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需要真诚,需要用心沟通。隔着人心的交流,越是“完美”,就越是“虚伪”。我们不需要“完美”,只要“真诚”。……

这篇文章,考生落笔于一次弄虚作假的合作,讽刺了社会上好大喜功、媚上压下的时弊。立意新,现实意义强,收到了“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的表达效果。

三、突出论点,切忌宽泛

话题作文命题可以开放、发散立意,但也不可宽泛无边。那种想在作文领域打开创造天地,命题必须取消一切限制的舆论,是很片面、很盲目,也很表面化的。既为命题作文,就离不开限制;限制,决不等于难学生;限制,也决不等于窒息创造。取消限制,既有损于高考的选拔功能,也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培养创造力。过于宽泛,易使学生过分追求文体的新颖,而忽视对作文内涵的深入挖掘,所以说,给出具体话题,再加以必要的限制,应是话题作文的发展之路。

学会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有许多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如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的那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突出论点,并紧紧地抓住阅读者的眼和心。

例如,若写作记叙文,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一个中心人物;若写成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只能围绕中心展开论证,遵循“从实入手,以实论虚,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原则。对提供材料类话题作文,应把材料当作创意选材的导向,当作思维的引爆点,切不可以为“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写出不着痛痒、大而无当的文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