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
作者: 张志侠摘 要:什么是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怎样使用?本文根据上课体会归纳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血球计数板; 使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05-001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的一个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血球计数板被用来统计酵母菌种群数量,而在中学实验中涉及血球计数板还是新内容,加上近几年生物高考中多次的出现,学生对血球计数板的了解掌握非常必要,以往的“讲、背”效果很差,学生对血球计数板没概念,通过学生真正操作,增加感官的认识,使此类问题得到容易解决。
一、什么是血球计数板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工具,医学上常用来计数红细胞、白细胞等而得名,也是常用的微生物细胞的计数工具,是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大而厚的特制玻璃片。中间有四条槽沟,其间形成三个平台,中央的平台比两边的稍低,加盖玻片以后,中央的平台比两边平台低0.1毫米,中央平台的中部被一小槽沟分隔成上下两半,每半边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又被分成九大格,其中间的一大格为计数室(如下图c)。每个血球计数板有上下两个计数室,一般选择一个计数室计数即可!
血球计数板有两种规格。一种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有25个中格,每个中格有16个小格,共400个小格,总容积为0.1mm3;另一种类型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有16个中格,每个中格有25个小格,一样共400个小格,总容积也为0.1mm3。我们市场上购买的多是第一种规格,以下以第一种规格为例。
二、血球计数板怎么使用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小格(中格)计数,根据相应小格(中格)所占的体积,可以推算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微生物细胞的密度或总数。
实验过程中,一般对计数室四角上的四个中方格以及正中间的一个中方格进行统计(五点取样法);对于压线的,采取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将五个中格中微生物细胞之和扩大5倍即为一个计数室中微生物细胞的总数。而一个计数室的总容积为0.1mm3,由此即可推算出单位体积或溶液中微生物细胞的密度或总数。
三、怎样让学生熟悉血球计数板
通过查阅资料,将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和使用原理介绍给大家,但理论太抽象,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只有通过实际来“摸摸”“做做”学生才能理解,才能在以后的练习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迁移。
因为是新增加的实验,实验室没有血球计数板,可以网上购买几十张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的使用不容易在课上练习,可以利用晚自习或下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因为这样的练习最好要个别指导,所以不适合课上操作)
首先让学生了解血球计数板,每人发一张血球计数板,要求让他们用肉眼找到上下两个“十字形”计数室,再将事先调试好的显微镜给每位学生看,在旁边一个一个的指导,告诉学生,先在视野中找线条,然后找中间的方格,调至视野中央,再看左上角的双线框包括的一个中方格(如下图),数清每个中方格中有多少小方格,横竖各有多少中方格,从而让学生明白,1个大方格中包括25个中方格,一个中方格中包括16个小方格,那么一个大方格中就有1×25×16=400个小方格。现在就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血球计数板上面的两个数字的意义了,其中0.10mm代表方格的深度,1/400mm2代表小方格的面积,那么计算一下大方格的面积:1/400×16×25=1 mm2,中方格的面积1/400×16=1/25mm2,这样关于方格的任何数据都能理解了。
四、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根据教材上的操作:对一支试管中的10ml的培养液中(教师课前准备好)的酵母菌计数,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取。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一般采用计数一个大方格内的五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即五点取样法,如下图:
每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计数如下图,此中方格内酵母菌细胞的数量约为24个,若计数的五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细胞的数量分别是30、29、28、38、35,那么请推导出一个小方格范围内的酵母菌数,换算成1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总数?每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细胞数量是:(30+29+28+38+35)×5=800,换算成10ml(10ml=10×103mm3)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是:800×10×103÷0.1=8×107(个)。
五、归纳与总结
新课程下,高考试题明显回归教材,以中学教材实验为依据进行整合改编成实验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已是一种趋势。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尤其是让他们实际操作,才能应对以中学教材实验为依据进行整合改编成实验题。
正如显微镜的使用,从初中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但由于设备不足等原因,学生基本没实际操作过,只是通过老师反复的“讲解”,学生对显微镜的认识很片面,导致每次做到关于显微镜的问题都很晕乎。实际上,让学生到实验室实际操作显微镜,他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如物镜与目镜的区别、污物在哪的探究等等。
血球计数板对于学生来说是新仪器,靠传统的讲实验学生理不清,本人如此操作下来,当练习中涉及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学生大部分能完成得很好,同时还对显微镜知识好好地巩固了一下。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编著.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吴相钰,刘恩山主编.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吴举宏.2008年高考生物实验试题评析 [J].《中学生物教学》,2008.12.50~5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5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