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许秋云摘 要: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问题意识; 思维动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12-001
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关注,我们在对比中发现:传统课程的“满堂灌”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重背离。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和课本,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时就不往下想了,或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
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新课改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石,而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从本质上说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
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他们的学习就会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究,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不仅主动思考现成的问题,更乐于主动地设置一些新的问题。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学习的动机也更加强烈了。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提高来自于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一个学生没有问题意识,他就不会去思考、去探索,也谈不上会有什么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推进新课改的实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实现新课改根本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力,它不仅从根本上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还把这种精神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一、营造轻松、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
营造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主动找米吃。课堂教学其实也是这样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要阵地是在课堂,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杨振宁教授曾经讲过他的老师泰勒上课奇谈怪论多,错误也不少。常常是就多种多样的问题和学生讨论,启迪学生思维,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常常无法做出最后结论。就是这种看似无序的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真传。究其原因,与强化问题意识不无关系。问题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高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
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并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足见提问习惯形成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在态度上坚持鼓励学生提问。在初始阶段,持之以恒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将此习惯真正贯穿在每一课时。同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即使问得不好,也不能随意批评,而是表扬学生的勇气,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教师宽容的态度,才能保证学生提问习惯的逐渐形成。在学生提问习惯慢慢形成之后,此时,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态度和蔼、肯定为主仍然占主导,但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不再是停留于允许学生乱问、空问,教师有必要在时机成熟阶段,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
五、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还是远远不够的,发现只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还需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还需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从而保证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学生自学主要是指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带着他们自己想出的问题去看书、去思考。这样,全体学生都有了参加学习的机会。
总之,我们应以这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讨论为契机,真正将问题意识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