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 王悦

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术课程标准的分析,结合教学实际经验,分析、论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的调动因素、方式、方法、措施等,并结合自己在运用现有的美术教材进行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标准理论的一些探索和运用。新课程标准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标准; 主动学习; 兴趣; 情感; 学习方式; 美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7-052-001

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美术兴趣课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创设了愉快、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用美术的特有的方式和手段,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一、组织鉴赏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鉴赏教学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它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例如欣赏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可以先请学生观看作品,谈谈自我感觉,想到了什么。然后组织他们讨论,各自发表看法。当学生的情感真的被激发出来,联想与想象是极为丰富的,这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古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生达到共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达到了共鸣状态。

二、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实践中,我感到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

1.课堂模式的多样化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如在欣赏《现代设计》时,以学生感兴趣的工业(汽车)设计为切入点,探索方法。启迪学生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先是老师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些建议,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这该主题的资料。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如图书馆、网络工具、看资料片等收集有关这一方面的材料。课堂上学生介绍从资料上查寻的结果,关于“汽车”还有哪些疑问,借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美术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2.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

创设情境,能活跃学生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我们知道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姐妹艺术”,而且他们之间的确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教学《中国民间美术》时,播放“喜洋洋”,同时讲述相关典故。置身于音乐氛围中的学生思维十分敏锐,往往能产生出生动的情感体验,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三、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情感共鸣的催化剂。良好的教学气氛包括良好的师生关系、整洁明亮教室、摆放有序的教具和恰当的电教手段等等。如果在欣赏山水画之前放一段古曲《高山流水》,学生就很容易动情,有利于进一步体会山水画中优雅的意境。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到作品欣赏的情境中来。学生的情感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欣赏是一项陶冶人心灵的活动,所以必须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未闻其声先有情”。

四、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是美术教育的必然追求。所以可以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带学生走出校门,接触大自然,接触真实的艺术品。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比如笔者所处的金坛市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刻纸)之乡”,被誉为“江南一枝秀”,屡屡入选全国大展,而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很多同学都不了解自己家乡的这门民间艺术。通过参观刻纸展,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家乡的民间艺术,从惊讶到自豪,从陌生到熟悉,从书面认识到亲手实践,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了。

所以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艺术教育,来补充课堂教学。如开展多个美术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品鉴赏能力,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书画兴趣小组活动,定期举办画展、书法展、墙板展等,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增加动手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实际在美术教学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如在上《彩塑》这课时,除了课堂教学外,增设了自己动手做彩塑的环节,每个学生在创作作品时都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也达到了一个高潮。

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枪支,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美术教育也是这样,那么总有一天,这种兴趣也会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这将为每一个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必定会打下稳固的基石。我们美术教师应在严格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型的教育思想,探究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

[2]顾平.学校美术教育方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