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沟”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马祚芳

摘 要:本论文针对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为设计而设计的低效游戏活动现象,倡导在英语课堂教学的游戏活动设计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含有“信息沟”的游戏活动带来课堂教学的精彩纷呈。

关键词:信息沟; 游戏活动设计;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93-001

一、积极制造“信息沟”,有效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游戏活动的主旨。如果教师在游戏活动的设计中能用多种方法有意识地制造一些信息沟,促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具有信息差距的信息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渴望获得“信息平衡”的强烈愿望,还能通过信息的差异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增进成功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积极制造信息沟,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如在单词复习环节设计的游戏中,为了有效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的积极性,我准备两套单词卡片,通过一套被剪过剩下图的一部分的卡片来制造“图上到底是什么”的信息沟,这样就可以通过“Look and guess”的游戏,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到观察、思考、得到答案的过程中,避免了复习单词的机械性、枯燥性。

二、科学创设“信息沟”,有效突出游戏的目的性

“信息沟”是人们语言交际和语言活动的原动力,它决定了人们交际活动具有永恒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如果我们能科学地创设合理的信息沟,使游戏内容直逼教学目标,那么游戏活动的有效性才能切实发挥出来。

在单词的新授环节中,我们不妨采用一些小游戏来让学生猜,如“Twenty questions”游戏,让学生通过一般疑问句提问,并根据回答逐步排除、推理,得到答案,效果非常好。“I spy…”的游戏也是为学生所喜欢的,这类游戏的共性是它们都有信息沟的存在,能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并能为教学目标服务,易于教师操控。

三、巧妙搭建“信息沟”,有效实现游戏的启发性

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该在游戏中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得好:“学则须疑。”

信息沟恰恰能帮助我们巧妙设疑,创设具有启发性的信息沟对于学生来说,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在牛津小学英语6B的一般将来时教学中,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一时态运用的情境和“即将发生”的时间条件,我设计了“Look and guess”的游戏,例如创设一个人正站在沙发旁,或几个学生背着行李站在校门口等,搭建“人物将要做什么”的信息沟,提问:“What is he going to do?”启发学生想象、运用、表达,在这样的信息沟启发下,学生的表达正确而流畅,许多符合场景的动词词组应运而生,不仅有效地实现了旧知识的迁移和新知识的巩固,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得到有效训练。又如在现在进行时教学中,我避免了牵强地对一定的场景进行描述的套路式教学,而是设计“Look and imagine”的游戏,让学生们听一些背景音乐及人物对话,科学搭建“人物在哪里?在干什么?”的信息沟,把学生领入一定的情境中,有效启发他们在情境中思考正在发生的动作,准确理解时态,并积极参与表达,使信息沟的搭建在游戏活动中极尽启发功能。

科学地运用信息沟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上,同样信息沟的创设也应具有一定的梯度,针对难易度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班级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特点适当给他们以提示、启发,或通过角色的分配使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并为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创造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信息沟的创设促成游戏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四、完整使用“信息沟”,有效达成游戏的交流性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教学中设计的游戏活动之有效性还应当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交流反馈,获取信息,共同提高。信息沟的搭建也应完整地贯穿教学始终,并适时地把班级同学在游戏活动中得到的信息作为新的信息差,并积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

“Do a survey”的调查表活动是我们课上经常开展的游戏,但我所看到的调查表反馈这一过程通常是学生在组内交流或请个别学生向全班做汇报的形式,我在这一环节却利用“想知道其他小组成员的结果”作为信息沟,通过“今天我是小喇叭”的游戏活动,每组派一名同学去其他小组汇报本小组组员的情况,并轮回进行,有效促成组际之间的信息交换,使游戏活动的意义在信息的交流中得到升华。这样的游戏同样适用于语篇教学,如在对语篇进行合作自学时,可以将此活动改为“小小间谍”,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派出同学去获取别组的信息,使学生由获得个体之间信息平衡到获得组与组之间的信息平衡,活动中使每个同学拥有的信息最大化地产生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判别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形式多样的游戏教学法以其趣味性强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沟的存在使游戏中的交际活动更接近于真实,有利于化难为易。

参考文献:

[1]吴也显.小学游戏教学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2]刘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张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的信息沟”

[4]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