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匈牙利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作者: 陈煜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进入WTO,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和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需要大量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外交人才。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就是跨文化意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匈牙利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语言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的紧密关系,培养跨文化意识对于匈牙利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匈牙利语教学; 跨文化; 文化意识培养;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6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127-002

匈牙利语教学涉及到匈牙利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加快,笔者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接触和了解匈牙利的文化,有益于匈牙利语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在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中匈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从而使学生可以成功地用匈牙利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语言学习与文化意识培养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古往今来,不论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意义常常随着文化意义的差异而不同。语言并不孤立存在,它深深扎根于所属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一旦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只剩一副空壳,苍白而无力,缺乏神韵。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促进着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语言不仅仅是一系列用以沟通交流的符号,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特征,体现了这个社会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同时也蕴藏着该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因素。因此有人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是探究一种文化。

2.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不了解匈牙利的文化也就不能真正掌握匈牙利语这门语言。因此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在匈牙利语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以往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强调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律的重要性,往往忽视了对匈牙利文化的渗透。但事实是,不了解匈牙利文化要学好匈牙利语是不可能的。学生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匈文化的差异,而频繁出现错误理解、错误运用匈语表达以至于无法沟通的现象。举个例子说,匈牙利人对于“老”这个定义是很敏感的,他们不喜欢也不接受别人认为自己老,所以很介意听到老这个词。如果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并按照中文的习惯说:“老奶奶(爷爷),您请坐!”他们多数不仅不会觉得这是尊敬,欣然坐下,而且多半会不高兴。

由此可见,在匈牙利语教学中,一定要融入文化教学,把中匈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有机结合起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匈牙利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匈牙利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匈牙利语语言的教学与文化内涵相融合,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平面的文字知识,更是结合了文化内涵的立体性知识,进而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成功地用匈牙利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1.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早在1980年,联合国“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世界文化十年”活动,开始倡导跨文化教育。学好一门外语,其根本目的在于国际交流的需要,也就是跨文化交流的需要。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意识是不可或缺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音和语法的错误往往能被容忍,文化错误常常不可被接受。如果缺乏文化意识,交际就可能发生障碍甚至失败。而具备了文化意识,交流不但不会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限制,出现语用错误,影响交流,反而可以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扩展文化视野,增强对所存文化差异的意识,从而避免或减少文化冲突,最终能更好地掌握语言并付诸实践和运用,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2.跨文化意识是匈牙利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匈牙利语作为我们中国人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单单使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基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毫无限制地与匈牙利人进行跨文化交流,必须首先具备跨文化意识。可以说,文化意识是灵活运用匈牙利语的保证,匈牙利语教学不应止于传授匈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这些基础语言运用能力,而应当在教授语言基本知识以外,灌输学生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匈牙利人是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以及行为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才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引荐和学习匈牙利文化的同时传播和发扬我国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匈语人才。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课堂教学环节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首先,注重课堂环节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延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起到主导作用,要培养和灌输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首先要让学生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密不可分,教学使用的教材,涉及到的语法、词汇、句型、日常用语、习俗用语都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在讲授基本概念的同时,要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应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中,将文化知识与语言点讲解相结合,帮助学生获取匈牙利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其次,要注重中匈文化的差异比较。比较法是通过对中、匈文化的比较培养学生匈语文化意识的方法。匈牙利语教学中中匈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外语的方法。匈牙利语与中文差异极大,教师可以主要在两方面加以比较:一是中文和匈牙利语中的称呼称谓、致谢答谢、招呼问候、担心关切等方面的习惯用语方面,比如匈牙利人不同场合说的“你好”,比如匈牙利人喜欢用名字昵称称呼熟人等等;二是词汇语法概念方面的对比。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无不在这个国家的语法和词汇上得以体现。他们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其意义和使用上都深深烙上了该语言文化的印迹。匈牙利语中有不少的词汇、语法现象可以在中文里找到相似的影子,然而文化含义却相差甚远。在语法概念方面,匈牙利语中的性、数、格、时、体、态等方面用法都有着比中文严格许多的要求。比如中文中动词没有人称、时间的变化,匈牙利语中却有着严格而明确的变化,因此人称常常可以被省略。

再次,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和资源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我们正处在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日新月异,极大地丰富着我们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一方面,我们可以购置匈牙利原版教材资料,运用强大的网络系统,或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补充国内现有教学资料的不足。通过原汁原味的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资源在课堂上创造匈牙利文化氛围,将匈牙利语语言,匈牙利风光、民俗、生活、社会、文化立体、充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匈牙利文化进行探索的浓厚兴趣,从而融入并适应匈牙利文化。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也可以灵活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养成。比如教师可以用小组、辩论或讨论的形式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深入讨论,可以以组织学生课前小演讲或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某一文化知识,可以通过邀请匈牙利友人与学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通过这些教学形式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为学生们所记忆、领会和掌握。

2.课外环节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第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教师在向学生强调学习匈牙利语语言及相关文化的同时也应当注重中国文化的灌输。文化都是相通的,掌握好一门文化的同时往往也能促进对另一门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因此为了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本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不可忽视。

第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包括各种匈牙利语报刊、杂志、原文版小说、科幻乃至儿童读物。这些读物可以很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形成对匈牙利语及文化更成熟更全面的理解。

第三,鼓励学生增强对匈牙利文化的兴趣。匈牙利流行歌曲、影视节目、时尚、运动、旅游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可以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举办匈牙利语诗歌朗读、口语比赛和辩论赛、匈牙利语沙龙,开展经典匈牙利电影赏析、庆祝匈牙利传统节日等都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异族文化的氛围中,同时激发学生对匈牙利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匈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语言和文化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对匈牙利文化背景的介绍,重视中匈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让学生在获取匈牙利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了解当地的文化,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