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

作者: 葛涛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知识产权相关行为的分析,对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知识产权; 培养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129-002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又叫智力成果权,是指智力劳动者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智力劳动成果主要指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文化知识等精神产品。

知识产权是一种商品。因为进行智力劳动需要耗费心血并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所以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是具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智力劳动成果还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而这种成果又具有使用价值,所以智力劳动成果应当作为商品加以保护。

但我们知道,智力劳动成果是非物质化的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它没有一定的形体,也不占据一定的空间,人们对它的占有不表现为实在的、具体的控制,而表现为认识和利用。智力劳动成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仅是表现智力劳动成果的载体,绝不是智力劳动成果本身,智力劳动成果的价值是其载体难以包容和体现的。

所以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品的财产权,保护这种财产权免受侵犯就不像保护有形财产权免受侵犯那么明确、那么容易实现或做到。所以为了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通过特殊的法律措施。

于是就产生了不同以往的财产法的新的法律制度:在与商品生产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发明领域出现了专利权(Patent Right);与商品销售活动密切关联的商品标记方面出现了商标权(Trademark Right);在文学艺术创作及科学作品以商品形式流通的领域出现了著作权(Copyright),这些法律形式最后逐步扩大为知识产权。

一、现状

知识产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却相对困难。有些情况下,是故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而更多情况下,却是无意识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完全依靠法庭的判决,更多还是需要公民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产权意识,主动地断绝侵权行为的发生。

以大学生为例,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有下面几种:

1.使用盗版软件

一提起使用盗版软件,可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使用盗版操作系统,最主要的是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其实最近几年,Windows操作系统的盗版率一直是在下降的。这和微软公司不惜余力地打击盗版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大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有关。

微软公司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做宣传,让人们意识到使用盗版软件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地阻止盗版系统的使用,使得一般消费者顺利使用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难度增加。

其实,这不是最主要的,大学生使用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比率上升,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使用的电脑的改变。在几年前,大学生们如果要买电脑,当时的首选是去电脑城组装一台台式电脑,组装的电脑都是没有系统的,需要后期安装。而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会选择购买笔记本电脑,一般都会预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在购买笔记本电脑硬件的同时,消费者已经付钱购买了一份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大学生付出的价钱,不会因为个人不需要这个操作系统而减少,是一种捆绑销售。不论大学生有没有意识到这些,在这一点上,他们都是没有使用盗版的,没有侵权的。

而另外一些软件,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同为微软公司的产品,Microsoft Office这个主流的桌面办公软件,几乎是装机必备软件,因为没有和电脑硬件、操作系统软件捆绑销售,盗版率要高得多。虽然在国内有WPS等可以替代的免费软件出现,但是并不能撼动Microsoft Office在行业内的霸主地位。相同的情况,还有Adobe公司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使用盗版软件是一种很明显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但是大学生们对此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2.购买仿冒商品

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或多或少会消费到仿冒商品。主要渠道是两条:网络购物和卖场。随着大学的扩招,各地的大学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兴建新校区,这些新校区本身及其周边的生活配套都不完善,有些甚至连交通也不方便。

于是,网络购物变成这些大学生的首选。网购的主要网站是淘宝网。据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1中国网上购物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网上购物的市场规模达到4980亿元,网购人数约为1.85亿。按交易金额计算,淘宝占有70.8%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而京东商城、凡客和拍拍的市场份额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服装和数码家电类产品是网上交易额最大的两类商品,两者合计占到全部网购金额的六成[1]。但是这些网络销售平台也是侵犯知识产权的主要场所,监管缺失,投诉无门,争议不断。

另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学校周边的小店铺。这些店铺进货渠道不正规,以营利为第一目的。由于价格便宜,只要质量还过得去,大学生一般不会留意所购买的是真正的有品牌的、有商标的产品,还是仿冒品。

仿冒商品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大学生一般没有办法正确识别,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侵权了。

3.下载传播音乐电影游戏等

通过网络下载盗版音乐、影视作品、游戏软件等,也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而音乐、电影电视、游戏等,现在却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生获得这些的途径,多是通过网络下载。

4.复印教材

大学课程非常多,且每门课都会有不同的教材和辅导书。大学图书馆不可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需求,大多数同学是要自己花钱购买教材的。但是,教材又有其自身缺陷,理论性大于实用性,知识更新缓慢,课程结束后的利用价值不高,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因此,部分大学生会选择整本书复印,这样经济支出可能会小很多。

不能忽视的是,这种复印整本书的行为本身,也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5.无效研发

当在读硕士、博士的大学生准备毕业的时候,可能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整理申请专利,或者做一个评价。如果这时,通过信息查询,发现几年前别人就已经有了相关研究,已经申请了专利,那就是说,这几年的研究工作白费了,不但申请不了专利,发表不了论文,还会影响正常的毕业,不得不重新设定课题、做实验、延期毕业。这样的事情真实地发生过。

这就是无效研发的一种。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没有知识产权意识,在设定研究课题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查新准备,进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二、建议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作如下建议:

1.加强宣传

从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现状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何种情形是保护知识产权、何种情形是侵犯知识产权,仍然十分不清楚,无法判断。这是一种意识上的缺失。

由于知识产权对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说都是战略性的,因此要从全局上来把握来推动。

1.1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应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其相关内容,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发展”的新格局,国家和政府要意识到全面提升大学生知识产权素质是事关“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问题,对相关工作从政策上予以引导和支持[2]。

1.2高校方面的强化。高校是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开展知识产权的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比如开展宣传活动、开设相关课程、在科研中增加相关查新环节等等。

2.改善环境

大环境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改善环境,培养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得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知识产权观念,至关重要。

2.1净化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方面,尽量打击不法商贩,提高大众获取盗版的难度,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互联网出现以后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大的冲击,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特征被淡化了。一些交易很难分得清到底是要适用于哪一个国家的法律来处理。但是任何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公司都应该遵守我国的法律。电子商务平台的提供者也不应该有例外。

2.2改善现实环境。现实环境中,一个遵纪守法的、创新诚信的商业体系,才是社会稳步向前的正途,是社会的希望。

对于制假售假的行为,要给予严肃的处理,依法严惩,努力杜绝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给大学生一个干净的消费环境。

三、结语

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权利意识和创新意识, 而且可以使他们掌握有效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迎接世界挑战, 提高国家竞争力[3]。

参考文献:

[1]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 2011中国网上购物消费者调查报告[R]. 2011.

[2]易健雄. 浅议大学生知识产权素质的提高[J]. 科教文汇,2010,03(下旬刊):2-3.

[3]罗青兰,苏春辉,秦彩萍.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7(25),8:1167-1170,117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