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表演中“音\指\意”三者关系

作者: 刘雪冰

摘 要:音乐是需要表演的艺术,正确处理好音乐中的“音、指、意”三者关系对音乐表演十分重要。

关键词:音乐表演; “音、指、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131-001

表演艺术是一种创造,是以体验和思维为基础的,它是为了表现思想和由体验与思维引出来的一些东西。它可以表现很深刻的或很肤浅的思想,可以反映和体现健康的、乐观的、光明的或者相反的反映和体现黑暗的、病态的、颓废的情感。

音乐表演是一门对技巧性要求很高的艺术,表演者需经过多年的演奏或演唱训练才有可能表现好音乐,就音乐的演奏讲,能否对乐曲注以生命,往往是演奏能否成功的关键。声乐表演同样如此,歌唱家必须善于把内心深处的情感传送给观众,才能直接有益于艺术的表演活动。但不管怎样,正确处理好音乐中的“音、指、意”三者关系对音乐表演十分重要。

《溪山琴况》中说:“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合至矣。”这是由演奏的技巧谈及的内心的审美。

所谓的“弦与指合”,是讲在演奏技术上,首先要达到对演奏技巧的自如运用与纯熟掌握。以古筝演奏为例,古筝演奏的技法源远流长,复杂多样,经历了从单手的简单弹奏到双手的复杂弹奏,从简单的弹拨按弦到复杂的按、颤、揉、推等技巧的发展过程,其清越高洁的音色、音质必须靠演奏者运用技法来实现,即演奏者对指法的编排、技巧的处理和音色、音准、力度的选择。如何掌握技法的要领,是每个演奏者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必须做到“往来动宕,恰如胶漆”,使“指”与“弦”处于顺和的融洽关系,由此达到“弦与指合”的技艺水准,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奏乐的音乐处理中,使琴曲的演奏合乎音乐的章法、句度。由此产生的悦耳而富于韵味的情感音调,达到“指”与“音”的相合。琴学中以“指法”(即“减字”和“手势”)“音律”为两大主干,前者属于技术,后者属于理论。两者实现完美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所谓的“音与意合”,我认为对于演奏者来说得到了一种新的组合,使身、心受到了一次丰富的体验,这一过程包括演奏者的感知、想象、联想、发挥个体人格的肯定与完美亦由此审判的创造性活动中建立起来。音与意之间要用“心”来连接,心乃小宇宙,是人的思想、幻想、想象所能自由翱翔的天地,庄子思想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游心”。因为,能够在想象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的不是人的躯体,只能是每个人的心。故而“乘物以游心”、“以出六极之外”、“以外圹壤之野”,上天入地,无所不至。“用心”,意味着自然地迸发于心灵的热情;自由地翱翔于新界的想象;严密地约束于心灵的控制。发之于心,操之于指,动之于身,体之于乐。这样的演奏使审美主体通过演奏达到心灵的更高境界。以琵琶演奏为例,当一位琵琶演奏者拿到乐谱的那一刻,要做的事情并不是马上摸音,而是会仔细审视乐谱的标题,因为很多乐曲从标题上就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了这首乐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情绪。如《夕阳箫鼓》、《飞花点翠》、《秋思》、《平沙落雁》,看到这些标题,首先使演奏者得到的是审美感知上的初步认识,即有关音乐表现的提示。随后,又会使演奏者产生审美意境的初步联想,与此同时,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初步的审美感受和情感投射。在完成对乐曲的理解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乐曲的处理,展现给听众的作品是否具有韵味就在于演奏者对乐谱中的音符所作的一些装饰变化和力度、速度以及音色处理是否到位了。林石城先生指出:琵琶曲的“左右手指法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多变性的力度控制与音色控制,常为表现乐曲内在情感的最好手段。”这就是说在乐曲的演奏中,要运用右手手指不同的角度与速度变化,由其通过力度的强弱,并且巧妙地运用左手和右手的各种演奏技巧,来最终表现出乐曲深刻的内涵和意境。

同样,在声乐表演中也同样强调“音与意合”。正确的声音概念的形成是与情感、思维、感性知识分不开的,不论多么美妙的音乐总是用来传情达意的。在表演中,我们不能盲目的、胡乱的去唱,要利用大脑这一思维情感的器官,分析音乐背景,找出合理的表现技巧,不断调整和控制歌唱状态的情感,既“投情”又“调控”,使自然情感状态最大限度地转变为音乐表现所需要的情感状态,并在歌唱表演的过程中,随时调控自己的情感状态,以适应歌唱过程中情感转换的需要,从而达到音乐表演的目的。歌唱家仲伟先生就十分重视乐曲的“蕴意”,他还曾撰文说明歌唱必须用心灵去唱,通过“音”唱出“意”,音要美,意要深。从他的《用心去歌唱》这篇心得来看,他就用了情感思维精心雕琢,因此,他的表演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歌曲做到了成功的二度创作。其实,在声乐表演中,怎样唱,采用什么发声方法,声音怎样运用等,都是靠音乐作品的主旨意义和歌唱者情感思维具体支配的。所以,声乐歌唱一定要用脑子去想,一定要带有积极的情感思维,事先想好唱什么,怎样唱,以及音响观念是什么,同时要记住最好的声音效果,以达到情感思维的现实意义。

因此,从“音、指、意”三者的关系上看,它们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它们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掌握了“音、指、意”三者的关系,才能对乐曲进行二度创作,使作品演奏达到最高审美境界,从而将表演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