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业余田径队组织管理的初讨

作者: 陈国兴

摘 要:基层学校的田径队业余训练,不仅在选材上、训练时间上,还在制定规章制度上,均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时间,在合理利用时间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最佳作用。

关键词:训练制度; 训练时间; 文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148-002

学校业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组成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基础作用,还是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基础。没有业余训练,学校体育工作就不能说是全面的;没有高质量的学校业余训练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也就不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证实,要抓好学校田径队,科学训练固然是关键,而它的前提却是要抓好科学管理。因此,如果管理不善、问题成堆,那么,无论采用多么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都无济于事。加强科学管理已成为当前提高我国学校田径队训练水平的关键。为此,本文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加强对业余田径队的科学管理,得出如下结论:

一、选拔田径运动员

学校田径队员的选拔有三条途径:一是校内各种形式的比赛。运动会是学生表现运动天赋的场所,教练员可以通过观察,然后选拔录用;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心观察,把那些体型出众、身体素质好、意志品质顽强的田径好苗子及时吸收到田径队里来;三是通过每年的招生,走访有关学校、学生及家长,把具有发展前途的田径特长生吸收入学。

对挑选来的队员适宜练什么项目,必须作认真反复的分析研究。田径运动所包含的项目众多,而且中小学生运动员就其身体发育情况分析,一是尚未定型,二是可塑性很大,因此,运动员入队后,对他们要进行试训、试练,全面观察。在对队员进行身体全面训练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分析队员,从队员身体形态、素质特点、技术基础与特点、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入手,初步选定该运动员适宜从事的项目。在通过继续训练的检验之后,方可进一步确定哪个学生适合哪个项目作为主项,哪个项目作为副项。

二、加强训练目的、意义的教育

运动员进入田径队训练,教练员应及时对他们进行训练目的、意义的教育,使他们明确参加训练的意义,帮助运动员树立一种荣誉感和责任感,为日后正常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如果不抓好这方面的工作,将会影响日常的训练。有的运动员由于训练目的不明确,带着玩的心理或是出出风头的虚荣心来到队伍中,在训练中自由散漫,吃不起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干扰正常训练,涣散斗志,给同伴或集体带来极不利的影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练员要及时找运动员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因势利导地启发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目的性。只要教练员加强训练目的、意义的教育,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运动员真正理解训练的意义,就有可能为训练工作创造无形的内在动力。

三、严格执行训练制度

严格执行训练制度是整个训练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保证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对加强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青少年运动员要有正确的导向,应该使他们懂得言行的准则,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规章制度一旦建立,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严格执行。对那些违反训练制度的运动员要详细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原因,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批评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尽量避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伤害运动员的自尊心,防止被批评者产生对立情绪而使教练员处于被动的境地。但是,教练员又不能迁就运动员或放任自流,更不能同运动员建立某种庸俗的关系。否则执行训练制度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四、运动队训练时间的安排

由于学生运动员在校以学习为主,训练一般都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或是每天的第三节课后,相对来说,正常上课期间训练的时间较少。因此,一,要平时抓紧业余时间训练,二,要利用周末以及节假日进行训练。

平时训练,一般每周安排3—4次,每次1小时左右。每次训练的内容、方法、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等,应根据不同对象有所区别。

集中训练,这是利用寒暑假专门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的训练。对队员集中进行统一的指导与训练,其优点在于便于管理队员,队员有更充沛的精力参加训练。训练的时间、次数有了保证,从而使训练系统化、正常化,有利于提高训练质量与效果。

根据运动训练学的规律,寒暑假期间,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工作不能间断,假期若停训,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再恢复训练不仅费劲、费时,而且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贻误训练。

五、关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的特点之一就是业余性,运动训练要在不影响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进行。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好与差,直接影响训练工作的持久开展。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非常时期,他们既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又需要大量的学习时间。由于训练,运动员付出的精力和体力明显多于一般同学,身体疲劳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而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又相对较少,如果不及时进行补课,将会逐渐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压力,甚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厌恶学习。

田径教练员不仅要抓好业余训练,又要重视和关心他们的文化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教练员应有意识地向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了解运动员的学习情况,支持和配合有关教师抓好运动员的学习。对每次考试成绩较差者,应通过有关部门,请有关老师或同学进行辅导和补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少数不重视文化课学习的运动员,要严肃地批评教育,个别屡教不改的,必须停止训练,待文化学习有进步后,再允许其重新入队训练。应让所有参训队员清楚地认识到文化课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让他们明确,若想长期训练,学习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只有这样,业余田径训练工作才能得到家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关心,训练工作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业余训练的质量也将随着运动员的文化成绩的提高而提高。

六、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与其自我提高的关系

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整个训练过程的组织和控制则是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一切训练计划的实施、比赛方案的指挥都必须通过教练员才能作用于运动员而变为现实。

教练员应该充分明确自己的职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身教重于言教,这才能提高凝聚力。要严格管理队伍,抓思想、抓作风、抓学习,才能真正发挥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另外,利用空余时间,不断与其他教练员进行研讨;向名教练虚心请教或到高等学府进行业务进修等。

七、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挖掘教练员的内在潜力

教练员是田径队训练的主导和出成绩的关键。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负责挑选运动员、训练运动员和管理运动员。因此,教练员的全面素质和工作态度,对于运动训练效果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对教练员的管理是科学训练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学校有关部门应大力抓好这一关键。有关部门还要关心教练员入党、提干、婚姻、工资、奖金、职称、住房和训练费等各方面。上级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学历教育、外出学习、学术会议等都要尽量予以开绿灯。做到有奖有罚、有章可循。这样,才能充分把教练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全心全意扑在训练中。使现有的基础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这对业余体育训练田径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03(6)

[2]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3]国家教委学校体育卫生司编.学校体育卫生和国防教育工作文件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